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三大产业”筑牢脱贫路
——广水市长岭镇吕冲村第一书记饶品国扶贫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常跃耀 实习生宋婧扬
  8月21日,阳光还有些灼人。走进广水市长岭镇吕冲村,一派丰收的景象扑面而来:金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挂满果的3000亩油茶树漫山遍野,5座光伏发电站电板熠熠闪光,200亩小龙虾基地的龙虾供不应求。
  “就在今天早上,我们村里的小龙虾还卖到31元一斤,200亩虾池,每天坐卖几千斤,有的贫困户每日收益可达1千余元,整个虾池日均产销收入可达万元。”驻村“第一书记”饶品国指着一个虾池笑着说,今年,小龙虾行情出奇的好,最高卖到33元一斤,入股洪荒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37个贫困户都受益呀!
  据介绍,小龙虾项目是吕冲村2016年底引进的扶贫产业,是饶品国组织村“两委”及合作社成员到潜江等地学习小龙虾养殖技术实现的,200亩虾池持续的收益,为全村37个贫困户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村在广水市西南部,徐家河水库边缘,属丘陵岗地,有386户、1641人。2013年被纳入省扶贫开发重点村;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有贫困户126户、贫困人口346人。饶品国2015年9月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他吃住在村。村支书吕兴国说,饶书记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坚持“五天四夜”工作时间,走访了全村每一个贫困户家庭,察民情,摸村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与村“两委”一起,为
  脱贫攻坚、建设基础设施、改变村容村貌等工作尽了全力。谈到如何才算真扶贫,饶品国笑道,搞扶贫脱贫,不能搞花架子,要实打实地培植产业,稳定收入,不返贫、能继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饶品国带着我们来到茶树基地,他介绍:“这便是我们村招商引进的项目,长寿山绿色生态有限公司的油茶基地,贫困户以山场入股的形式分红。这样的油茶地今年已达3000亩了,形成了一定规模,80%以上油茶挂了果,进入丰产期,不仅帮贫困户脱了贫,也为村集体和全体村民带来较稳定的收入。”
  除了小龙虾、油茶产业,该村还积极发展光伏产业。争取各级投入180多万元,分三个地方新建250KW光伏发电站,在全市最早并网发电,也成为贫困户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已累计发电近35万度,收入达40多万元。
  “三大特色产业”成效明显,为该村脱贫带来了福音。截至2016年底,该村已实现整村出列,126户、346人全部脱贫,村级经济收入达10万元。
  在发展“三大产业”扶贫脱贫的同时,饶品国与村“两委”和全村村民一道,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上下功夫。该村村民、养鸡专业户刘红说,吕冲村现已实现公路到户、自来水到户,通湾公路硬化率达100%,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100%,解决了老百姓出行、喝水的大问题。据悉,该村方便群众生活,易地搬迁21户、34人,在其住址旁,种植桃树50亩,帮贫困户长期增收;实施光纤进农户、村容村貌整治、医养结合、文化扶贫等四大工程,新建文化广场一处,配置了健身器材;新建公厕27处,设立20多个垃圾收集点和一处垃圾综合处理场;村委会安排专人定期清理,统一规划杂物堆放点,拆迁闲置猪圈牛栏、禽舍、私厕等150处,粉刷墙壁2万多平方米。
  如今的吕冲村,贫困变富裕,旧貌换新颜。2015年10月,随州市、广水市产业扶贫现场会多次在这里举行;2016年度全市易地搬迁现场会也在这里举行,同年吕冲村被评为全省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大产业”筑牢脱贫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