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80417期 >> 第A2版:综合新闻
大户带动保脱贫
  

本报记者 唐天才
  曾都区洛阳镇整合扶贫资源,联合专业合作社和驻村帮扶单位,建立精准扶贫产业基地,为贫困户托起脱贫希望。
  眼下,进入袋料香菇点种时节,点种质量决定着袋料香菇出菇的质量。4月9日这天,洛阳镇富民蘑菇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贤涛,来到张畈村村民张坤的香菇大棚,现场查看点种情况,并作技术指导。
  “这菌种点的可以,这个眼一定要封严,若不封严的话,透风进去容易感染;正中一定不能太压紧,压紧了有时候把水挤出来了,这些你一定要注意。”严贤涛手把手地教张坤。
  张坤父母都身患重病,生活十分困难,村里将他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镇里整合资金在村里建设扶贫基地,帮助张坤发展脱贫产业。“合作社帮我们把地整好,把棚搭好,把针型网上好,我只把棒子运回来,在里面种植。”张坤说。
  “我们通过三统一、四保障来帮助贫困户脱贫。三统一:即统一制袋、统一点种、统一建棚,四保障即保障菌袋质量、保障种植技术、保障成活率达到95%、种植的香菇保障全部回收。”严贤涛说,作为帮扶单位之一,富民蘑菇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给予技术指导的同时,也出台各项措施,为脱贫助力。
  在各方的帮扶下,张坤今年栽种了18000袋香菇,虽然有压力,但他说,目前有基地平台,有产业项目,自己努力种植,有各方的支持和保障,一定可以实现脱贫目标。
  “一袋的利润在3块钱左右,18000袋香菇大概有五六万块钱,去掉成本,大概有5万块钱的收入。理论上讲是这样,现在是4月份,从目前我的香菇长势来看还不错,我打算按照目标去努力,我的理想是在2018年坚决实现脱贫。”张坤坚定地说。
  点种、消毒、浇水……在张坤香菇大棚附近的一片扶贫产业基地,贫困户们都趁晴好天气在大棚里忙碌。据了解,在张畈村脱贫产业基地,22个贫困户有脱贫产业,他们和张坤一样,都在产业基地种植有香菇,对今年脱贫满怀信心。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户带动保脱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