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随州市委会筹备委员会
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的中国民主同盟,一直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1941年3月19日,民盟早期领导人黄炎培积极响应中共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5月,中共国民参政员林伯渠等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改组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的国民政府,组建联合政府,民盟当即赞同和拥护中共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并决定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作为民盟的中心奋斗目标和总的政治口号。1946年1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民盟与中共默契配合,相互支持,在旧政协上遇事先商量互相支持的“君子协定”和五项协议成果一直作为早期多党合作的典范。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后,沈钧儒等代表中国民主同盟通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号召。1948年6月14日,民盟发表《致全国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各报馆暨全国人民书》,认为政治协商会议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是今日救国建国的唯一正确途径”,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1949年3月5日,中国民主同盟总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在北平成立,并致函毛泽东主席,坚决表示“愿以至诚接受贵党领导,在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愿与贵党密切配合,尽应尽之责”。民盟致力于中共合作的政治路线,既是民盟的自觉选择,也是历史的抉择。
新时代多党合作新局面前所未有。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等文件,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模式,实践和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新型政党关系。新时代赋予多党合作事业新特点、新要求、新使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新时代的广大盟员将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盟为国、参政为民,坚定“四个自信”,广泛凝心聚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