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80610期 >> 第A3版:专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炎帝精神
——访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

             本报记者 徐斌
  自2007年以来,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等。她对历史的叙述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语言风格平易而灵活,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是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的点评嘉宾。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蒙曼与随州有着不解之缘。
  “我是研究隋唐史的,随州曾经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封地,而隋朝因随州得名,随州对我来说,真的是如雷贯耳的一个地方。”蒙曼说,最早知道随州还是因为编钟,她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已经有关于编钟的内容。
  去年随州荣获央视《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随州参加的三轮竞演,蒙曼都是嘉宾评委,在节目点评时对随州赞誉有加。当时蒙曼还透露,自己的家乡也盛产香菇,与香菇之乡随州有缘。在今年曾都区首届“悦读节”上,蒙曼受邀发来小视频,祝福炎帝故里重焕光彩,编钟之乡再续辉煌。
  6月8日,蒙曼应邀来随州参加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下了飞机直奔炎帝故里景区,吃过晚饭又马不停蹄前往随州博物馆,参观叶家山出土文物和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第一感觉就是,随州作为编钟之乡确实名不虚传。从迎宾大道进入随州城区,看到一路的花坛有编钟的造型。街头巷尾都有与炎帝相关的标语、雕像、造型,这次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炎帝故里和编钟之乡的魅力。”蒙曼说。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炎帝的祭祀活动。”蒙曼说,“对祭祀炎帝已经关注很久了,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随州连续举办十届寻根节,我至少看过5篇祭文,写得都非常好,说明随州人、湖北人对于这个活动是用了心的。”
  蒙曼说,我们中华民族本来是有我们的“根”和“祖”的,我们也需要“根”和“祖”,尤其是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解决的是军事问题,国家的领土需要军事保卫。而祭祀解决的是国家的精神问题,一个国家的精神应该有来龙有去脉,精神的传承就是通过祭祀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我们祭祀祖先就是把祖先的情怀、英雄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传到今天乃至未来。而这样的精神不仅仅属于随州人、湖北人,或者现在的中国人,它属于一切承载着这种文化基因的全世界的华夏人。”蒙曼说。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炎帝精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专题】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