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云 通讯员 王旭东
7月16日,在随州高新区淅河镇余家畈村七组,一排10间相连的新房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外场地平整和内装施工。每户一间,一室一厅一厨配套,面积约25平方米。这里,将安置村里10位散居特困供养人员。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的农村特困人员(原农村五保人员),一直是党和政府牵挂关心的对象。今年以来,随州高新区借助全市农村危房改造的契机,多方整合资金,计划投入500余万元对全区所有农村散居特困供养人员的危房进行改造,给特困人员一处安全舒适的温暖居所。
据了解,随州高新区共有农村散居特困供养人员685人,其中159人的房屋被专业机构评定为不同等级危房。除个别被评为C级危房的房屋只需修补以外,其余都是D级危房,需要拆除重建。
该区民政局负责人金运善介绍,此次全市农村危房改造的对象,除了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贫困户、低保户等大多只需提供资金帮助,而农村五保户大多是无儿无女的老人,不是光给钱就能解决事的,因此全区大多采取村集体组织施工、集中修建的方式进行。”
在余家畈村散居特困人员房屋施工现场看到,10户的房屋相连成排,房屋前的场地宽6米多。“老了最怕孤独,把五保户的新房建在一处,也能让他们相互有个照应,闲来有伴说说话。”村干部余正博介绍,到时屋前的场地将进行统一平整,供老人们休闲活动。“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们也跟着享福了!”村里60多岁的五保户冯建林感慨地说。
目前,全区农村散居特困人员危房改建已完成超八成,下月底前将全部建成,让五保户共享时代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