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奏响法治建设最强音
——随州市司法局深化作风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郭小亮
  司法行政部门担负着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重要职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州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可持续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奋斗目标,讲政治、抓业务、促改革、重自律,狠抓作风建设,大力发挥职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A 狠抓作风建设做“好”队伍党建
  “一名党员,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加强班子和队伍党建是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的关键。为了加强队伍党建工作,今年以来,随州市司法局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为推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集中整治重点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对照五大整治重点,通过专题调研、问卷调查、开门纳谏等多种方式,向干部职工、服务对象、基层群众广泛征求本地、本单位、本系统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开一批服务承诺,开展“亮身份、晒承诺、树形象”活动,在办公桌醒目位置设置“岗位公示牌”,亮明本人身份、公开岗位职责、晒出服务承诺,同时公开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办事流程、投诉电话等,接受群众监督;畅通一批投诉渠道,在机关显著位置开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监督举报专区,并在门户网站、qq工作群、微信、电子显示屏和公开栏等同步公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投诉举报电话,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开展一次集中轮训,进一步强化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司法行政队伍作风能力建设;组织一系列监督检查,安排相关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采取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奔现场的方式赴基层开展明察暗访,随
  机抽查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通报一批典型,对集中整治、群众信访举报、电视问政曝光等渠道获取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分类处理,对问题背后的失职失责行为,协助市纪委派驻纪检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建立一批长效机制,在“常”“长”两字上下功夫,剖析思想根源,查找制度漏洞,补齐责任短板,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一批制度机制,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经验成果及时用制度固化下来。
  在此基础上,市司法局持续强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一是强化党建责任落实。以建设“五好党支部”争创“红旗党支部”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党支部集中换届、党建工作座谈会、到宜昌开展党建参观学习、示范党支部观摩和系统内“红旗党支部”评选等活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了市局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实现了以党建带队建的积极效果。二是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按照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等各项制度,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系统开展以“青春勇担当 聚力新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展现全市司法行政队伍良好形象,凝心聚力,助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跨越赶超。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通过年初制定清单、年中检查督查、年底考察评比,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工作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5月份,扎实开展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系列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赴襄南监狱接受廉政警示教育,开展《监察法》测试、观看《不忘初心、警钟长鸣》警示片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B 弘扬法治文化做“精”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石,随州市司法局从改变观念入手,在创新载体上做文章,在重点领域上下工夫,突出弘扬法治文化,全面引深法治教育工作。做好迎接全国、全省“七五”普法中期考评检查准备。
  突出重点人群普法教育。狠抓国家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将全市各地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市普法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2018年是“七五”普法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随州市司法局以“七五”普法为抓手,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意见》,为全市72个党政机关和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建立了普法责任清单。5月22日,组织召开全市“七五”普法中期考评督导会,推动我市“七五”普法工作实现新发展,充分办和市委法治办联合出台了《普法责任单位年度述法制度》,将领导述法行为规范化。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无纸化学法用法覆盖率达100%。积极加强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普法力度,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开设了法治教育课。
  不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市普法办联合有关部门在三八妇女节、全国助残日等节日组织开展了多场大型普法活动。3月8日,在神农公园组织开展了“三八”维权周反家暴法律宣传活动。5月29日,在随州高新区季梁学校举办了“关爱明天与法同行”宪法宣讲进校园活动。全市组织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开展宪法学习600余场次,举办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800多场次,印发法制宣传单1万余份,展出或张贴法制宣传图片4000余张。
  积极推动法治创建。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村、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走廊、法治文化书屋、法治企业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随县尚市镇尚市店居委会、曾都区西城办事处草店子社区获评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市已有12个村(社区)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C 创新载体平台做“实”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是法治建设的助力。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战略部署,随州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省司法厅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不同群众、不同层次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细化措施,创新载体,致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整合力量,突出重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随州市司法局坚持高标准打造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该中心以五星级标准设计,聘请专业设计公司科学设计,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优势资源,打造成“高标准”“一站式”“窗口化”的实体服务平台。各县、市、区司法局也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办法打造“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大厅。通过法律服务大厅,群众可“一站式”找律师、办公证、寻法援、求鉴定、要调解,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寻求法律帮助。
  创新载体,横纵延伸,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针对基层乡村法律服务资源的不足、群众请不起律师的难题,随州市司法局以搭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目标,依托乡村综治网格服务中心和基层司法所,密集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立乡镇建立(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采取预约制、点单制等方式确保每周一天以上有村(社区)法律顾问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岗值班。同时,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至看守所、检察院、法院、工会、残联、妇联等多个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司法救助申请、信访矛盾化解、法律法规宣传等职能,提供“定时+及时、集中+分散”的法律服务。
  借助网络,搭建平台,增强公共法律服务实效。强化“互联网+”思维,构建“一条网络到底、一个平台对外、一条热线全管”的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借助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终端、QQ、微信等信息化资源,及时将上级的有关政策、精神传达并落实到基层工作当中。同时,层层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微信群,为群众提供文字解答、声讯受理、视频对话、网上办理等“一站式在线法律服务”。
  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群众基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可随时享受专业法律服务、全天候网上申请寻求法律帮助的目标,极大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D 规范行政行为做“强”行政基础
  法制保障是法治建设的防线。市司法局坚持从严管理、从严教育,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规范化水平,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有力确保了基层社会的平安稳定。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结合省司法厅信息化建设“1132”工程和市委政法委“1234”工程,我市“1122”工程顺利推进。完成了电子政务内网、门户网站、视频会议系统部分项目的建设任务,远程可视通信系统线上测试和市政府办公平台(12345热线系统)、“12348湖北法网”上线运行,应急指挥中心、社区矫正监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2348中国法网)、业务管理体系等项目正按计划加速展开,计划6月份完成招标采购,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加强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严格遵照《随州市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实施办法》,加强人民监督员履职培训,上半年全市人民监督员共参加检察检务活动2起45人次,监督案件15件,有效提升了检察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管理。加强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扎实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树立法律服务队伍的良好形象。随县尚市店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曾都区法援中心主任方永春、广水市吴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戴国文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面对新形势和新发展,随州市司法局将紧扣创新发展主题,不断优化作风建设,强化履职尽责,以新的姿态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快速发展,用新的成效展示司法行政工作新形象,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奏响法治建设最强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