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美丽乡村展新颜
——随县柳林财政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续晓波 张鹏
  走在随县柳林镇乡村,一盏盏新颖别致的节能路灯次第排列,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往农家庭院,一个个功能齐备的文化广场舞动着村民的新生活。这正是柳林财政所发挥财政奖补资金作用而带来农村新变化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在县财政局、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财政奖补资金的积极带动下,柳林镇农村公益事业逐步摆脱“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困境,乡村振兴步伐明显加快,广大农民正在深切地沐浴着公共财政的温暖阳光。
  农业供给侧改革,让农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公益事业该如何发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该如何实施?公共财政的阳光如何更广泛地普照农村大地?
  带着这些问题,柳林财政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村组一线调研,面对面听取村干部建议,心贴心收集群众意见,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柳林镇情,制定出台了《柳林镇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实施方案》,由镇长担任主帅,成立柳林镇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由纪检监察、财政、农业、水利、民政等部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由镇财政所负责本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具体事务,并作为财政所主任的年度责任工程,进行目标考核,为此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通过编印政策汇编、印发宣传单、举办文体活动、组织大规模的镇村干部培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抢抓政策机遇,财政奖补为柳林人绘制了美好的蓝图。据柳林财政所负责人介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根据全镇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着重解决农村卫生环境保洁处理、安全饮水、村组道路及绿化建设、农村公共亮化、农村文化公益事业、村组库塘、堰渠管护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而彻底解决农民最盼望、最急需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难题。
  财政奖补政策的出台,激发了群众致富的信心,托起了农民增收的希望。近年来,在柳林实施的村内道路、村容亮化、村内公共活动场所等项目中,有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政策支持,农民致富增收的决心更加坚定。
  “把一事一议的主动权交给群众,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提升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满意度。”柳林财政所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重在“议”字上做文章,村里公益事业建什么、怎么建、建好后怎样管,都由农民说了算。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调动了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柳林镇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意,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严把项目规划、申报、审批、验收、管护、资金投入、资金监管“七个关口”,明确一事一议公益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对项目的建设内容、筹资筹劳、奖补金额等情况,通过“点题公开”制度及时向村民公示,接受社会和农民群众的监督,建设质量接受相关部门检查,建设资金接受纪检、审计等部门的审计监督,从而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有效保证了群众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和监督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相对滞后,资金缺乏成为主要问题,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增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我镇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中,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添加剂。”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柳林财政所负责人感触很深。近年来,柳林财政所积极争取财政奖补资金480多万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撬动各种资金近1亿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新建村湾道路62公里,整修塘堰、水库58口(座)、整修堰塘58口,新建文化广场7个,硬化排引水渠道56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50盏,建造垃圾池655个,购置大型垃圾箱510多个,垃圾桶1650个,惠及群众2万余人,亮了山村,乐了百姓。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各村社区的文化广场上,都能够看到村民载歌载舞的动人场面。农民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推动下,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建设家乡的热情。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美丽乡村展新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