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 郭永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稳中有变和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紧密团结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保持定力、感恩奋进,精准发力、稳中求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随州被纳入国家淮河、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构筑鄂北生态屏障纳入省级战略,全省“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提升我市新定位,建设品质随州明晰发展新路径。
(一)实体经济稳中有进。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条、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设立1亿元产业基金,助推实体经济行稳致远。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实际利用内联资金、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0%和8.1%。曾都区被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制定专汽、农产品加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培植方案,开展重点企业“五个一”服务,推行周六现场办公制。实现工业总产值1378亿元,工业用电量、货运量分别增长8.2%和10.5%。专汽产业逆势上扬,产值增长16.5%,产量突破13万辆,新增资质企业4家;中国专汽之都通过复审,我市被授予全国机械工业引领高质量创新发展产业集聚区,齐星家庭化重卡、恒天新能源汽车、江南高端消防车、三铃电力维护车、程力军工系列等新产品竞相推出,不断改写随州专汽发展史。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出口额居全省首位,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并网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占全省近30%。农业基础更趋稳固。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建成一批“集中制袋、分散出菇”生产基地,规模化种植突破3000万袋,香菇酱等系列产品成功研发,“随州香菇”入列全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二十强。新发展农民合作社721家、家庭农场154家,新增耕地流转7.2万亩,虾稻共作面积达到10.65万亩。随县获批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广水市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市供销社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文化旅游稳步发展。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创5A通过省级验收,被授予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千年银杏谷和编钟乐舞分别获评2018《魅力中国城》年度魅力生态景区、魅力旅游演艺节目。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成功举办,乡村赏花游品牌叫响全省。大洪山新区重点工程启动建设,洛阳镇胡家河村、淮河镇龙泉村、武胜关镇桃源村等民宿示范点各具特色,工业游、度假游和田园综合体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成长。全年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分别增长12%和10%。
(二)三大攻坚战扎实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府债务、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侦破案件13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63人,实现“六个没有发生”。特色种养、光伏、电商、旅游等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教育、健康、社保兜底等政策全面落地,易地扶贫搬迁、安全饮水工程提前完成,全市3.1万人脱贫、24个贫困村出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省率先成立12个环保专业委员会,开展生态环保九大攻坚行动,4个国考断面和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PM2.5均值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例79.9%,空气质量是近年来的最好时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基本办结,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75%。
(三)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收入结构趋优。按新政策口径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38亿元,增长9.4%;税收占比76.4%,收入质量居全省前列。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同步。转型升级加快。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17家企业跻身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新增4家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2%,电商交易额增长20%。创新驱动发力。各类创新平台发展到150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0%,武汉理工大随州工业研究院投入运营。8家企业获省科技奖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10亿元,增长13%。以市校合作为载体,推动185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开展合作。全市吸引大学生实习实训5978人、就业创业3548人。市“人才超市”投入使用。
(四)投资底盘支撑强劲。围绕国家、省政策走向和投资方向,策划储备项目677个,投资额超省定目标2.2倍。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季度拉练、集中开工、观摩晾晒等活动,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78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13%。汉十高铁随州段全线铺轨,投资180亿元的高铁新区拉开框架,随州加快迈进高铁时代。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220千伏江头店输变电、烈山变电站扩建工程顺利投运。犇星化工扩能、东合汽车产业园、毅兴智能滤波器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常森汽车部件、红色江山导航陀螺仪、湖北香思里仓储加工物流、随州农副产品物流园三期等项目进展顺利。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持续向好,增长14.9%,汽车机械投资增长24.5%。民间投资增长16.1%。招商引资取得成果,新签约项目188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9个。
(五)深化改革增添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红利,为企业减税降费退税21.9亿元。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实现省市县三级联通,建成“神农云”信息平台。推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全省第三,贷存比提高2.08个百分点,随州连续9年获评省金融信用市州。128个村(社区)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0多万村(居)民成为股东。全市6家国有林场改革通过省级验收。机构改革平稳推进,国税地税顺利合并,退役军人事务局、随州海关相继成立。
(六)城乡面貌继续改善。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城镇化率达到52.12%。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坚持规划引领、市区一体,大力实施主城区重点项目, 水一桥、涢水一桥、绕城南路建成通车,市委党校新校区等项目基本建成,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大随至汉十段、浪河至何店一级公路路基全线贯通,桃园大桥、汉东东路、南外环一级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改善城区交通环境四年行动计划,畅通聚玉街等城市微循环,新增停车位2200个,建成2个立体停车场。城东生态补水、城北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市污水处理厂提标、烈山大道中段改造相继完成,桃园公园、花溪河湿地公园一期等城市公园游园建成开放,新增绿地60万平方米,完成花溪小渠、南郊2号和3号渠黑臭水体治理。发挥数字城管作用,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建4万平方米。随县烈山湖大桥建成通车,广水市印台山文化生态园建成开园。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启动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淅河镇、洪山镇、长岭镇连续两年入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何店镇、郝店镇获评湖北森林城镇,新增1个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中国传统村落和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2个绿色示范乡村。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新改建各类厕所5.3万个,3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31个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基本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精准灭荒3.8万亩,综合排名居全省前列。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评估验收。
(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只增不减,支出占比81%,高于全省约6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增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9000万元,扶持创业724人,创业带动就业2691人,新增返乡创业主体2542个。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乡医保政策整合实现“七统一”,参保人数达209.8万人,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取得进展。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稳步提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7236套、农村危房改造5897户。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通过住建部验收。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投入1.3亿元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发放6916万元资助金。重视缓解主城区“大班额”问题,高新区云龙学校投入使用,鹿鹤小学、编钟学校启动建设。5名学子被北大、清华录取。文化体育活力彰显。早期曾国文物展、编钟音乐会等编钟出土40周年纪念活动圆满举办,大型刑侦电视剧《界线》在我市开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民阅读氛围日渐浓厚,新建村级文体广场100个,广水市获评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面实现“村村响”“户户通”,完成中央、省、市电视节目无线覆盖任务,市民可免费收看近20套节目。66项群众体育赛事首次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健康随州加快建设。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文帝院区投入使用,市中心血站新站完成主体工程。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村(社区)“两委”换届圆满完成,曾都区获评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平安随州建设扎实推进,“两抢一盗”案件大幅下降,安全生产、食药监管、信访维稳等工作得到加强。“双拥”创建积极推进,完成7.6万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3人获评“中国好人”,4人荣登“荆楚楷模”,“光满·爱心红丝带”党员服务队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八)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决定》重点工作清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市政府工作规则》,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办理人大建议122件、政协提案114件,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狠抓作风建设和政务服务质效提升,通过“双评双治双促”、作风聚焦栏目、电视问政等多种形式,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查处突出问题276个,处理336人。
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民防、消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援疆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和慈善事业不断加强,审计、档案、保密、气象、烟草、机关事务、无线电管理、公共检验检测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年来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实干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随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随州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市改革发展和政府工作面临的困难挑战还很多。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区域、行业、企业分化的趋势仍在延续,外贸出口等部分指标增速放缓;新旧动能接续不畅,创新能力不足,传统产业转型不够,新兴产业势强力弱,还不能很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生领域存在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公共服务还不能很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些干部担当不够、干劲不足,“四风”新表现一定程度存在,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重点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一系列政策举措合力齐发,已形成新的政策窗口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开创性谋划一系列重大战略,在我市形成叠加效应,“圣地车都”、特色产业增长极、鄂北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成效,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创新转型步伐加快,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内生动力逐步激发。我们要清晰把握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准确认识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既正视“成长的烦恼”,更保持发展的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全面推进“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实施,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资、稳投资、稳预期,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智能化、服务高端化、市域城镇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全力打造产业新城、文旅名城、生态绿城,建设品质随州,为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构筑鄂北生态屏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外贸出口增长8%左右,实际利用内联资金、利用外资分别增长7.8%左右和8%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物价形势保持稳定,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定向精准施策,奋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把准主攻方向,强化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持续打好攻坚之战,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坚持防化并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健全政府债务、金融、社会风险预警化解机制。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有效遏制、化解隐形债务。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网络借贷和非法金融活动,支持银行有序化解不良贷款。咬定三年目标,完善策略方法,保持扫黑除恶强大攻势。继续严打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全面防范化解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的风险。
坚持准实并重,推进精准脱贫。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动态管理,扩大成果,确保完成5万人脱贫、50个贫困村出列。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拓宽特色产业扶贫路径,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脱贫产业和项目。深入推进就业、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存量任务。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落实扶贫小额贷款政策,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推广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随州扶贫云平台。扎实开展领导干部遍访贫困对象活动,加大驻村帮扶力度,强化扶贫领域作风整治,加强考核评估,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实。
坚持严管并重,加强污染防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的思路,继续推进九大攻坚行动,强化环保突出问题整改,进一步优化“气质”、提升水质、改善土质。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扬尘、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秸秆燃烧等,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抓好水体污染防治,开展入河排污口、沿河化工企业、畜禽养殖场等专项整治,完成市县两级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确保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东西护城河、合溪渠改造,新增治理主城区2条黑臭水体。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农业面源、重金属污染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处置危险废弃物行为。
(二)突出优化供给结构,奋力打造产业新城。全面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促进产业有品质的成长。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助推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建设,制定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加快发展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专汽产品,推动专用车底盘、关键零部件配套协作发展,力争汽车机械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支持齐星集团打造百亿企业,提升中国专汽之都竞争力。加快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应急产业发展规划,抓好创新驱动转型、产品丰富拓展、质量品牌培育、开放重组优化、配套体系构建、应急救援服务等六大工程,重点推进高端消防、高空作业、电力抢险、防洪排涝、融冰清障及军工等专汽项目建设,力争应急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扩大规模,加快开发即食型、功能型、保健型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力争产值增长7%以上。引导风机产业差异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持续支持企业“机器换人”,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接全省“万企上云”工程,加快部门应用系统迁移“神农云”信息平台,拓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集成运用,促进制造业改造升级。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对接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建设,重点推动新能源、晶体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积极实施风力、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推进燃气储存设施建设。发挥泰晶科技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高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能力。支持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输送设备等装备,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广泛应用。有序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快开发中医药系列产品。
大力提升现代农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1+3+N”产业布局,壮大香菇优势产业,集中制袋达到3000万袋,规模化种植达到5000万袋,推进精深加工,完善菌种繁育、技术推广、质量监管体系,把“随州香菇”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夯实畜禽、优质粮油、茶果菜3个基础产业,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力争优质稻面积突破130万亩;加快发展洪山鸡、吉阳大蒜、泡泡青、马铃薯、优质桃、小龙虾等“N”个地方特色产品,新增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0件以上。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等绿色高效发展模式。持续壮大油茶、兰草、蓝莓、花卉苗木等基地规模,新增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面积3万亩。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家。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扶持培育休闲农业、森林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推进“三乡工程”,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现代农业注入新血液新动能。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定不移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降本减负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企业,精准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做强做优。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企业家培育计划,制定“3个30”帮扶方案,重组盘活30家困难企业、跟踪服务30个过亿元重大增长点、新增30家规模企业。落实纾困专项基金,增加市金控集团担保基金,从信贷、发债、股权融资等方面发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社保、用能、物流及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人才、信息、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
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坚持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积极对接融入全省“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布局,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支持随县做优特色产业发展、能人回乡兴乡、文化传承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建引领五篇文章,推动乡村振兴。支持广水市推进产业、空间、城乡、军民、区域五个高品质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曾都区提升产业品质、建管品质、环境品质、生活品质,建设品质随州示范区。支持随州高新区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产业集聚发展、服务促推发展、拼搏赶超发展“五个表率”,助力全市产业新城建设。支持大洪山聚力建设高品质景区,助力全市文旅名城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提升功能配套水平。
大力增强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聚焦主业、练好内功,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支持省专汽研究院、香菇研究院和武汉理工大随州工业研究院等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环境,完善激励政策,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深入推进各领域创新创造,健全支撑平台和服务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实施随州工匠、名医名师名导等工程,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强化人才服务,加快各类人才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市“人才超市”运营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市校合作,深入开展“千企联百校”和高校院所专家行活动,积极促成更多高校来我市建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推动“一园十基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大力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文体娱乐、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研发外包、工业设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鼓励发展商贸流通和电子商务,打造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消费生态。积极引进商业综合体,加快明珠新城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动万达广场开门营业。推广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模式,抓好物流园区建设,构筑现代物流体系。
大力夯实投资底盘。坚定不移把项目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主战场,持续三年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推行每旬一通报、每月一调度、每季一观摩、半年一考核、年终结硬账和定期集中开工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定时、定向、定项调度,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超前谋划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布局、重大产业、重大项目,抓好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三库”建设,积极对上争取无偿补助和专项债券支持,确保储备库项目投资额达到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5倍,转化率达到30%以上。强力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做实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抓紧鄂北水资源配置配套工程、电力主网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南北外环一级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黄鹤楼酒业搬迁、马可迅铝轮、品源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项目实施,推动常森汽车部件、程力二期等项目投产见效,确保工业投资占比40%以上。进一步放宽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三)突出文化创新发展,奋力打造文旅名城。注重盘活特色资源,讲好随州故事,推动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和文旅融合,致力建设“武汉后花园”、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世界华人谒祖圣地。
擦亮城市名片。增强文化自信,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推动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编制曾(随)文化大遗址走廊保护利用规划和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重点文保单位和文化遗址的保护管理,加快擂鼓墩驻军部队搬迁,启动市博物馆“汉东大国”陈列布展,谋划建设青铜小镇,推进编钟音乐文化之都建设,争创湖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示范区。深度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扶持发展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强化“旅游+”“+旅游”资源整合联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培育生态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打造随南生态文化养生旅游区、随西民俗休闲旅游区、随北山地探险养生旅游区、随中产业融合示范区、随东“关寨”生态山水观光区五大片区。办好己亥年寻根节。加强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田王寨、桃源村、印台山文化生态园等高等级景区创建,支持随县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洪山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加强宣传推介,探索开展“拼盘营销”,提升炎帝故里、编钟之乡、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8亿元。
推进文明创建。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馆、图书馆等建设,新建100个村级文体广场,开展全民阅读、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进体育场馆建设,建立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周末及节假日免费开放试点,做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传递工作。
(四)突出构筑鄂北屏障,奋力打造生态绿城。坚持不懈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和品质随州的鲜明底色。
实施生态工程,全面加强修复保护。坚决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好源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化“厕所革命”,新改建各类厕所4.5万个。强化生态修复,灭荒造林3.5万亩,完成矿山复绿890亩,严防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蔓延。加快徐家河、淮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完成省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提升河库水质,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深化府澴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重拳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依法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37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平稳运行。强化垃圾治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建设配套体系。推进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建成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补齐补强短板,全面建设美丽乡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抓紧编制村庄规划,加强古村落古民居保护与利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改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11.1万亩,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50公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推进大洪山长岗、应办多肉艺术等特色小镇建设,争创一批省级绿色示范乡村。
推动低碳发展,全面倡导绿色生活。严格项目准入,加强工业节能调控监察。开展低碳园区、清洁生产试点示范企业创建,推进公共环保型涂装车间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化工企业搬迁入园。继续抓好“退二进三”。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积极争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低碳绿色的消费理念。
(五)突出深化重点改革,奋力打造开放高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深层次推进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创造力。高质量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让网上办成为常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抓好“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广“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多证合一”,优化审批流程。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专业化、市场化转型,加强政银企对接,支持企业上市,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接央企、省企,促进与本地企业合作重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好曾都区国家级试点,完善“三权分置”制度,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深化综合执法、国资国企、财税体制、价格机制等改革。
多途径扩大外贸。抢搭国家全方位开放快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不断扩大朋友圈、贸易圈。靶向扶持外向型企业,引导国内外市场双向突破,既支持开展一般贸易,又鼓励扩大服务贸易出口,降低市场风险。深化国际产能和制造合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建好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出口基地和省级茶叶、中药材、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推动随州海关完善口岸功能,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促进贸易便利化。
大力度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大员上阵、全员参与,扎实开展招商、安商、暖商、利商行动。围绕特色产业补链强链,聚焦高新、精准择优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力争每个特色产业引进3个以上亿元项目。积极策划重大招商活动,办好寻根节经贸洽谈会。深化区域合作招商,建好武汉经开区随州产业园。创新督办、考核、落地等招商工作机制,确保引进过亿元项目45个以上。
(六)突出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创造美好生活。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有品质的城市,提供有品质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
进一步加强城镇建管。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主城区重点项目80项。完善高铁新区基础工程,推进汉十高铁随州南站、随县站建设,启动高铁站前商务区建设,建成站前广场及广庆路、广贺路、站前北路等项目,保障汉十高铁顺利通车,把高铁新区打造成产城融合的样板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实施公共设施工程,启动新建城南新区片区路网二期、亚鑫路等道路,完成桃园大桥、明珠一路等项目建设。加快老火车站和草店子城市综合体项目实施,建成市委党校新校园、随州农副产品物流园三期等项目。推进“城市双修”,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改造老城区易涝点和人行道,推进背街小巷硬化、绿化、亮化。加快涢水、漂水河等公园游园建设,织密、延伸城市绿道,新增城市绿地45万平方米。深化综合治理工程,坚持市区一体、重心下移,推进城管体制和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开展占道经营大清理、市政设施大整修、门前三包大提升、不文明行为大劝导等清洁家园“八大行动”,扫干净、守秩序、保畅通、树形象。突出抓好停车服务和管理,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加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加一批临时停车位,推动智能停车系统建设。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严查超载超限,推进出租车行业自律。加强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持续改善老旧社区基础设施。健全责任体系,加大违建打击力度。大力支持随县新县城、广水马都司生态新城完善功能和提升品质,支持集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推进就业提升和技能展翅计划,加大稳岗支持力度,确保全市新增就业1.6万人。抓好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激发大众创业活力,实现返乡创业2500人。
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精准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向中小微企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扩面。抓好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建设,巩固“两室联建”成果,建成一批农村幸福院试点,不断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强化福利机构管理,提高特困人员、孤儿集中供养质量,建好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深入实施安居工程,全市改造棚户区3016户,公租房分配入住率达到90%以上,其中主城区改造棚户区1975户。完成住房公积金扩面6000人,新增归集8亿元以上,支持新市民住房消费。完善住房市场体系,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进一步发展各项事业。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消除“大班额”,迁建五丰学校。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深入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筹措6000万元,资助6万人次家庭困难学生。推进健康随州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和公立医院、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力度,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促进计划生育转型发展,完善和落实全面二孩配套政策,建成60个标准化公共母婴设施。
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新增一批主城区A类公共视频探头。优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法有序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拓展法律援助覆盖面。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筑牢安全防线,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让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信用随州。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是干出来的。面对新的赶考路,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干字当头,拼搏赶超,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忠诚执着干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坚守人民至上,全心全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民忧。
(二)依法履职干事。坚持法治为上、循法而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立法工作。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健全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依法用权、依规办事。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坚持强化监督、阳光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广泛听取人民团体的意见,提高建议提案办理实效,更加注重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中履职。
(三)担当提能干事。大兴勇于担当之风,树立重实干、尚实绩的鲜明导向,敢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落实。着力增强“八个本领”,努力从政治、历史、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锻造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大力倡导“智圆行简、实心实政”的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督办考核,强化季度综合督查、述职评议、晾晒约谈,严防弄虚作假,加强问效追责。坚持宽严相济,强化正向激励,让改革者轻装上阵、担当者脱颖而出、实干者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