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90319期 >> 第A1版:要闻
筑梦,在品质随州建设一线
——走近市城投公司基层职工
  

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清 通讯员 魏薇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在以奔跑的姿态,为建设品质随州而拼搏奋斗。
  城市建设,品质随州建设主战场之一。一大批城市重点项目,完善着城市功能、提升着城市品质,承载着广大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期盼。这背后,离不开建设者们的辛勤奋斗。阳春时节,记者踏访部分由市城投公司实施的城市重点项目,采撷了一组奋斗的身影。

工地“保姆”
  3月11日上午,比约定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后,记者在绕城南路见到了市城投公司项目秘书蒋智超。“不好意思,临时向领导汇报工作。”
  劈山、修路、架桥……春日的城南一天一个样,项目建设早已热火朝天。这些项目背后有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市城投公司派驻的“项目秘书”。平日里,他们既是项目建设的管理员、服务员,也是疑难问题的协调员,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工地保姆”。
  2016年,蒋智超进入市城投公司成为一名项目秘书。最初他被分到“擂鼓墩”5A景区创建项目,完工后又被分到市委党校新校园项目。去年,高铁片区整体开发拉开序幕,他又同时肩负起党校南路、站前西路两个项目。“项目秘书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岗位,既要督促施工进度、抓好施工安全,还要协调施工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问题随叫随到,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休息时间。”
  沿修建中的党校南路向市委党校新校园前行,山岭间,一台台大型挖掘机伸出“巨臂”作业,运送土石方的工程车不时从身边穿过。不一会儿,头上、鞋上、衣服上沾满了灰尘。
  “几乎每天我都要从这里走一遍,这样能更直观地看到道路进展情况。”一路爬坡过坎,来到市委党校新校园项目现场,近百名工人正在进行内外装饰施工,所有工作都以秋季开学为时间节点向前推进。
  大学毕业后,蒋智超曾在云南省一家业内知名单位实习,但他最终选择回家乡工作。他说,项目一线有着学不完的知识,近两年,围绕提升城市品质,市城投公司实施了一大批城市重点项目,自己在服务城市建设、助力城市圆梦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能力和水平,实现了自我价值。

攻坚先锋
  与高铁片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相呼应的是,在城南,又一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点项目即将启动,那便是编钟学校。市城投公司土地收储部瞿金威告诉记者,在市城投公司及国土、林业、人社等部门共同努力下,目前,编钟学校用地批复已办理完毕,即将进行地表清理。
  看似简单的一纸批复,承载了大量艰辛付出。
  11日上午,高铁片区,瞿金威正和何店镇相关同志现场踏勘、商讨站前西路、党校南路项目征迁煞尾工作。瞿金威负责对接这几个项目的土地征迁工作,他说,土地是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征迁更是被喻为“天下第一难事”。
  “道路施工设计有变更,需扩大征迁范围。刚刚去了一家征迁户看了下,通过前期耐心、细致的工作,对方已经开始搬迁了。”瞿金威说,“少数被征迁户对城市建设不理解,门难进、脸难看;有的签了征收协议,但认为补偿款没有百分之百到位,不愿搬、不愿拆,制约了项目推进。征迁工作中,我们发挥市区一体机制,依靠各级党委政府,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获取他们的支持。”
  在党校南路和站前西路建设中,为不影响项目进度,市城投公司一方面积极破解征迁难题,一方面指导施工单位采取分段“跳跃式”施工,确保项目进展不受大的影响。
  一次又一次登门拜访、一次又一次交心谈心,在市城投公司土地收储部一群80后员工的努力下,绕城南路、市委党校新校园、向阳棚改、汉十高铁站前广场等一批城市重点项目征迁难题迎刃而解。据初步统计,高铁片区开发建设中,市城投公司土地收储部发挥先锋作用,共完成征迁房屋700户,征迁面积11万平米,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绣花”使者
  晴好天气,有利项目建设,也给我市贫困群众送去福利——全市251座光伏扶贫电站将“捕捉”到的太阳光转化成电能,用发电收入反哺千万贫困户。
  与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同,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市创新开展光伏扶贫项目,建设83兆瓦、251座光伏电站。为做好电站建设运营管理,市城投公司设立子公司随州市扶贫产业公司。
  王亚琼是扶贫产业公司一员。年近40的她曾在外地某市审计部门工作,去年1月,做为随军家属被安置到扶贫公司工作。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岗位,初来乍到,王亚琼有过忐忑,但很快就被紧张的工作冲淡。   精准扶贫要用足“绣花功夫”,对王亚琼来说,就是要协助公司领导,像绣花一样做好公司日常工作和光伏电站运营管理,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让电站产生最大效益。“这是一个全新领域,只能从头开始学习。”她通过自学及向人请教,努力掌握更多的光伏政策知识。扶贫公司人少事多,王亚琼还利用业余时间报考税务师职称考试,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多面手”。
  在距随州城区70余公里的随县淮河镇龙泉村,市城投公司帮扶队员冷权忠,从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努力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致富,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贫困群众致富无技能,他会同驻村单位联系人社部门,免费为村民进行月嫂技能培训;贫困户家中农忙缺人手,他主动上前,帮忙收花生等农作物;春节前夕,他还发挥特长,义务帮村民们写春联。
  村民李光荣家因病致贫,冷权忠和扶贫队员租下他家房屋,为其增加收入。深入了解后发现,李光荣有一手竹编手艺,冷权忠便在微信朋友圈帮其“吆喝”,卖竹筐、竹篓,帮助李光荣改进制作工艺,增加收入。
  “精准扶贫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是一个扶贫干部应该做的事。”去年,冷权忠78岁的母亲摔坏了身体,为了安心驻村工作,他把母亲委托给亲属照顾,每周五天四夜坚守在驻村扶贫一线。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筑梦,在品质随州建设一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