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讯(特约记者吴财荣、通讯员刘强、罗俊)近年来,曾都区财政局紧紧围绕《预算法》,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绩效理念,不断提升资金支出质量,预算绩效管理取得新成效。
严格评价程序。2018年度曾都区绩效自评项目增多,涉及预算内项目资金42061.02万元,包括财政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涉及精准扶贫类、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类、行政运行类等领域39个项目,聘请第三方评价金额为22082.44万元,比2017年增加了7个项目,对上述所有资金严格按照省市区文件规定进行绩效自评,要求支出依据规范充分,审批手续完善到位,严禁杜绝截留、挪用资金的情况。
增强绩效意识。自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建立了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模式,将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相挂钩,并将其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让部门和单位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预算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重使用轻效益”的思想观念,有效抑制了部门“光想要钱,不想考评”的随意性,增强了“要钱不易,用钱更难”的意识,提高了部门对完成预算分配指标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资金效益。按照明确部门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强化财政支出效果和效益公共财政改革要求,从全区368个预算项目中逐步筛选出39个重点绩效评价项目,集中精力对39个项目考评,整体评价良好。绩效评分在80分以上的专项37个占比94%;得分在80分以下的2个占比6%;挑选18个区直部门进行整体支出考评,绩效评分在80分以上的专项14个占比77%;得分在80分以下的4个占比23%等。通过连续跟踪考评,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绩效目标考核经验,推动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体制和预算决策机制,建立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奖优惩劣的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减少和防止了无效支出、盲目支出等情况发生,最终实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目的。
深化绩效监督。曾都区财政局印发了《曾都区区级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制度建设,理顺了各预算单位、财政局各业务科室、财政局绩效科工作流程及其职责。按省厅要求各科室做到各负其责,认真把好审核关,随时掌握预算单位工作动态,发现工作进展较慢的单位,抓紧进行催报,确保全局上下联动,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有效的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常态化做好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扶贫资金绩效目标录入,遵循“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原则,各科室在资金下达后,项目单位在资金使用前必须上报绩效目标,否则不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