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系山村群众和农家孩子
——马清明到曾都区三里岗镇调研纪实
作者:陈晓林
昨日,是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带着对吉祥寺村干部群众和镇小学寄宿学生的深深牵挂,市委书记马清明来到曾都区三里岗镇,走访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详细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和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 “三难”问题等工作的进展情况。 他提出,吉祥寺村要继续突出发展香菇种植业和生猪养殖业,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211”目标,即全村年人均种植2000袋香菇、养殖10头生猪、收入1万元;镇小学要在组织好新学期开学的同时,加紧学生宿舍楼的建设和新学生食堂的配套,尽快彻底解决寄宿学生的“三难”问题。 随南山村里,农家屋前红艳艳的春联,与尚未完全融化积雪相映衬,充满着新春的喜庆。马清明一行首先来到吉祥寺村3组,向乡亲们“拜年”。随后,踏着积雪和泥泞,察看了村里食用菌种植基地、新居民点等处。在村生猪养殖小区扩建工地,养猪户邓卓国表示,今年他家的养殖场可出栏6000头生猪,还能带动村里50多家养猪户共同发展。马清明鼓励他抓住当前养猪业发展的好机遇,不仅自己要带头致富,还要带动大家致富。 在村民周忠明家的门前院子里,市领导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座谈。女主人杨艳介绍,她家3口人,种了5000袋香菇,尽管遭受雪灾损失了一茬,依然收入了2.5万元,估计还能收1.5万元;家里年前还按村里的指导意见,把房子装饰了一下,打算开春办“农家乐”饭庄。镇党委书记陈德敏和村党支部书记张德贵介绍,村里食用菌种植基地已种植香菇60万袋,今年准备继续扩大规模;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整治正按计划开展;新居民点里已开工建设50多户,另30多户正月十五过后也将开工,首批84户新居今年5月可全部建成;养猪小区正在扩建,今年全村计划出栏生猪1万头。 马清明说,吉祥寺村的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食用菌”和“生猪”这两个特色支柱产业,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211”目标。在今年8月份以前,要着力建好一个新区(居民点)、一个香菇规模种植基地、一个香菇交易市场、一个养猪小区、一个菌种厂、一片农房整治、一个农家山庄,凸显这7个“亮点”。 来到镇小学,马清明仔细察看了学生宿舍楼工地和新建成的学生食堂,要求学校负责人在组织开学的同时,抓紧相关工程的施工,切实解决好农村寄宿学生的“三难”问题;同时,要抓好校园绿化工作,把学校建成花园式学校。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肖伏清,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刘斌,市国税局局长王树叶,曾都区委书记谭志勇、区长杨增能等参加调研。 本报记者 陈晓林 通讯员 梁晗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