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渐行渐短回家路
作者:蔡秀词
  尽管我居住城市多年,因父母和亲友在洛阳乡下,自然断不了回家的路,时不时要回老家看看,或与父母围炉长谈,或与亲朋叙谈友情。
    我的老家在随南山区,那里林深叶茂,山高路险,距离随州城有48公里之遥。1973年,我还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进城的情景。那个时候,班车只到洛阳镇,而老家距集镇还有18公里的路程,在这段狭窄的乡间土路上是很少见到车辆通行的。听说要到随县城里去,心里别提有多兴奋,在鸡叫二遍的时候,我和父亲就出发了,步行到洛阳时天刚破晓。我们站在洛阳空旷的街道上等待着班车的到来。一个小时之后,盼望已久的班车才缓缓驶过来。那也是我第一次坐班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总算见到了梦寐已久的随县城。屈指算来,第一次进城大约花了七八个小时。
    时光又过去10年,上世纪80年代初我应征入伍。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家乡这片古老的土地,一些思想活跃的年轻人买车做起了山区客运生意。记得当时的客车是将货车改装而成的,车厢里摆放着4个长条椅。客车每天早晨从一个叫永兴的小集市从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爬行抵达洛阳镇时,正好赶上该镇发往随州(这时随县已改为随州市)城区的班车。从此我每次回家探亲就是先乘坐这辆改装客车先到洛阳然后再到随州城,同时结束了步行到洛阳的历史。尽管那时的道路依然凹凸不平,车辆行进缓慢,但进城的时间却是大大缩短了,从老家启程去趟随州城只需4个小时左右。
    2006年,洛阳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水泥路修到了老家门口。而汉十高速又进一步拉近了随州城区与洛阳镇的距离。去年底,为了能“常常回家看看”,我买了一辆面包车。这不,今年春节正好派上了用场,大年三十,携妻带女开车回老家陪父母吃顿“团年饭”,只用了短短的40分钟。
    从8个小时到4个小时,再到如今的40分钟。30多年的回家路诉说着岁月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一个游子的心酸和喜悦。
  本报记者 蔡秀词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渐行渐短回家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