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我市十万农机忙“三夏”
农业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达56%
  本报讯 通讯员姜广栋、黄伟、记者晓林报道:5月28日下午,曾都区南郊擂鼓墩村7组村民张荣自己没有动手,2亩油菜地就被耕好、整理好了——她一个电话请来了旭光农机服务队张组全师傅实施农机作业,每亩支付了70元的服务费。“农忙”时节,她丈夫依然在城里挣钱。
    像张荣家庭这样依靠农业机械的帮助,“农忙不觉忙”的农户,今年在我市农村已比较普遍。据农业部门统计,在国家对农业机械实施补贴的好政策拉动下,我市农业机械发展迅猛,全市耕、种、收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达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昔日农村农忙时节“男女老少齐上阵,外出务工日夜归”的现象已被“隆隆的机械声”所代替。许多农民“田照种,工照打,现金月月有,收入年年长”,告别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
    今年我市小麦大面积收割从5月21日开始,全市已出动割晒机1500台,联合收割机2600台,其中外地跨区来随作业的收割机500台,日收割小麦8万多亩。如果天气正常,预计6月5日小麦可以收割完毕,机械收割面积将达到9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以上。有人这样形容如今的夏收:农机上了场,镰刀下了岗,农民穿西装,颗粒都归仓。机械收割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劳务,减少了成本,可为农民增收4000万元以上。
    在小麦、油菜收割后的耕、整农田环节,农业机械同样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目前我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289台、小型手扶拖拉机及耕整机11.5万多台。“三夏”期间全市有10万余台农业机械投入到农田耕整中,如今的“铁牛”正全面替代过去的“耕牛”,效率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为解决农民生产中“三弯腰”中最后一个“弯腰”,彻底改变农民弓腰曲背的手工式种植方式,今年国家对插秧机实施重点补贴,补贴额度达到50%(省财政再单台累加补贴2000元)。一台价值18500元的插秧机,农民只需7200元就可以买回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购买插秧机的积极性。今年,全市新增插秧机200多台,插秧机保有量达到420余台,可实现机械化插秧10万亩。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十万农机忙“三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