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提“个人资产配置”
——从汶川大地震想到的
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无疑是全体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但是我们欣慰地看到从地震一发生直到现在,政府、军队、人民众志成城,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当中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当我们从灾难巨大悲痛中走出来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的外表看起来很结实的大楼,在地震的一刹那却轰然倒下?而又为什么一些不起眼的房屋在地震中则依然结构完整、呵护了生命?地震专家在解读这一现象的时候从抗震结构、防震等级和建筑质量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具有良好抗震结构、防震设计、使用良好的建筑材料的房子才是抗击地震的好房子。 出于职业的敏感我不由得想到,从去年6100点走到3000点,市值损失过半的股票市场,不也是经历了一场资本市场的“大地震”吗?从这场“地震”中走出来的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或许更应该对自己的个人资产进行重新的审视,从资产的 “抗震结构”、“防震设计”和 “建筑质量”等角度分析一下自己个人资产的“抗震性能”,及时加以调整和优化。因此我们要重提“个人资产配置”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 合理的资产配置就是要让个人资产有一个良好的“抗震结构”。我们经常会听到有朋友问:自己把所有的钱都投到股市里了,现在怎么办?借钱买了基金现在损失惨重难以还款,现在如何操作?这就是把资产都配置到高风险产品中去造成的。从风险的角度来说,合理的配置是在个人的资产中高风险和中、低风险配置要呈正的三角形;另外从流动性的角度来说至少要保证日常开支的现金和应急的流动性。否则在“大震”中不是损失惨重,没有资金去补仓,就是失去流动性,连房贷、车贷都还不起,信用全失。此外分析自己的财务状况、家庭结构、职业生涯等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可能决定了你采用什么样的 “抗震结构”,比如家庭处于不同的时期,资产的风险结构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资产负债情况对流动性的要求也是大相径庭。 在打造好资产的“防震结构”后,下一步就是要选择好“建筑材料”,这就是选择好的投资产品。比如在基金投资中要选择有好的品牌、好的投研队伍和好的基金经理的基金,或者选择权威评级高的基金,在目前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使用基金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又比方在风险较低的产品中把储蓄、人民币理财、债券基金、保本基金、货币基金等可以替代的产品拿出来对比一下,根据自己对流动性的需要进行期限的配比,争取最大的收益。选择好的“建筑材料”对稳固自己的资产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写这个稿件的时候,从新闻中得知位于震中北川的一所希望小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居然只裂开了两条细缝,全校师生毫发无损,被誉为地震中“最牛的”希望小学。原因就是在十年前盖教学楼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选择好的钢筋、水泥和大沙。我想世上很多好的事情有着一样的规律,好的建筑保护生命,合理的资产配置保护你财产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