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茶庵免耕农民笑
作者:走基层
  盛夏时节,曾都区南郊茶庵千亩水稻免耕抛秧核心示范区,放眼望去,成片的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随风荡起层层绿浪,秧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村民们正在田间喷药杀虫、追肥除草。
    听说这里免耕省工、省力、省时,还增产增收,农民高兴不已。7月4日,记者来到这里,正在田间除草的茶庵13组农民靳文明,是最早种“懒汉田”的科技示范户之一,谈到免耕示范他脸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2006年我主动要求参加了第一批水稻免耕抛秧示范,种植的4.2亩水稻亩产650公斤,2007年我又将6.5亩水稻全部采用免耕方式种植,亩产达到700公斤,高出周边农户100公斤,这让周边农户羡慕不已”。
    作为示范户,靳文明不仅自己示范,还把免耕抛秧技术向周边农户传授,在他的示范带动下,2007年13组免耕水稻种植90亩,没有一户减产减收,亩产均在650公斤以上,今年全组130亩水稻全部采用免耕方式种植。
    茶庵5组靳德连老汉在赶往田间劳作的途中,他乐呵呵地说:“这一大片都是免耕抛秧,分蘖多、苗又壮,看长势今年亩产650公斤不成问题,过去我对免耕抛秧不理解,怕减产减收,通过对示范户两年的观察,使我对这项新技术心服口服,今年我主动要求担当示范户,将自家的1.2亩水稻全部进行了免耕示范。”
    南郊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汪少军说,像靳老汉这样,开始推广时犹豫不决,今年主动要求示范种植的农民大有人在,仅茶庵社区今年在15个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主动加入科技示范的农户达到300户,该社区今年免耕面积达到1200亩,比去年净增700亩,茶庵农民俏然兴起免耕热。 南郊办事处因势利导,通过大力实施水稻免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167个示范户成为免耕栽培“土秀才”、“田专家”,辐射带动15个村的600多户农民采用轻简栽培技术,今年全办事处实施水稻免耕抛秧示范面积达到2600亩,是去年的5倍。本报记者唐天才 通讯员尚传财 程东升
  记者走基层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茶庵免耕农民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