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友公司依靠科技人才打开国际市场
产品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半年出口创汇2580万美元
作者:许享红、
本报讯 记者许享红、通讯员罗强、肖波报道:全自动的恒温流水生产线轰隆作响,5级菇品初选一次成功,菇粉等即食产品源源下线。7月11日,记者在三友(随州)公司目睹了热火朝天的场面。 高薪聘请身在日本的洋博士,真情招来各地的技术专家,让组建刚1年的三友公司发展得又好又快。 经日本福冈兼贞食品公司专业训练的工程师陈德华,精通日本、韩国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去年11月被高薪聘请到三友公司。40岁出头的陈德华,长期坚守三友质量监控中心。他说,日本食品实行可溯源质量管理,从栽培,到采摘、销售、加工,直到出口,实行全程监控,不得有农药、化肥、人畜粪便等靠近。基地周围一律设置3米宽隔离带,严防空气传播造成污染。三友正在曾都三里岗建设的86亩食用菌集中栽培示范基地,以村为单位实行“订单”种植、集约化生产,集中栽培、采摘、烘干。3名质量监控员长期驻扎在基地。 阮富升是三友公司高薪揽到的负责生产质量安全认证方面的专家。他是随州人,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他是“浙江省食品安全质量认证审核专家组”成员,负责过对旺旺、娃哈哈等著名企业集团的质量安全认证。“三友老总招贤纳士的诚心感染了我,回家乡做贡献最有成就感”,阮富升微笑着说。 三友公司聘请的市场拔尖人才、驻日本销售事务所所长陈少言,是日本大阪大学医学博士。在日本求学和工作经历使他成了 “日本通”。他担任日韩片区总负责人,年薪40万元。打通越洋电话采访时,陈先生非常高兴,他说:“三友在日本的目标是做食用菌销售 ‘中国第一’,目标已经达到,但业绩还在扩大。” 三友高薪揽到的驻香港负责人张文英,在电话中也异常兴奋,她说三友在香港的业绩很可观,今年可突破1500万美元出口业绩。 三友公司引进质量、卫生、微生物、销售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多名。现场看到,三友封闭的流水生产线上,工人们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和口罩,工作严谨细致。车间质量监督员杨千嵩、周崇芳,是从福建引进的,经验丰富,他们精心跟踪着每一个细节,品检、精挑、细拣,经过5道关卡,一点不合格即“返工”。 据公司总经理刘银水介绍,三友国际标准化生产线64台生产设备中有40台套从日韩进口,领先于世界同行业。人才、技术的领先,带来的是效益领先。目前,三友产品已销售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韩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每年就要采购三友菇粒30万公斤。今年上半年三友已出口创汇2580万美元,位居全市食用菌行业第一。 借智发展看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