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阵阵新风拂乡村
广水建市2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广水农村大地,阵阵新风拂面来。 在十长公路两侧的青山绿水间,马蹄桥村、长辛店村的一幢幢农家新居拔地而起、一排排生态经济林郁郁葱葱;铁板桥村宽阔的通湾、通户公路及垂柳下的栏杆画舫围建的湾前水渠;北部乡镇的2000余亩小龙虾养殖池塘绿波荡漾;星光公司、俊华养猪场和严家湾的2800头育肥猪检疫后启运北京,“服务”奥运;傍晚,骆店乡“农家书屋”聚集着“充电”的村民。这是盛夏季节,广水农村出现的新景象。 “广水要跳出农村抓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广积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壮大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要让广水农村面貌5年大变样。”广水市委书记李耀华说。 该市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思路,激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严家湾村利用自然优势招商引资,引进了俊华养猪场、新光集团、金龙公司等,带动当地农民兴起养猪热,柏树巷村发展的小龙虾养殖达1000亩,三合村在交通便利的李家大湾办建材预制厂、粉丝厂等,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云台街村依托徐家河旅游资源,发展集垂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 杨寨村村民陈家明在乔迁村民小区时说:“我们也享受着‘都市人’的生活居住环境。”。这是该市引导农民建设新村庄出现的新景象。该市在筹措3亿多元资金,改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时,聘请专家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根据地域、资源、经济基础等,确立了简易提高、配套改造、聚并联建和异地重建等四种类型的村庄改造方向,东河村按照“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装饰,两户联建”的要求,在白果树湾建起了别墅式的住宅小区,城西村按照村民自愿,政府扶持的原则,腾旧湾,建新舍,节约耕地10余亩。 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村的基础。该市整合教育资源,精心培育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实现“每户一个明白人、每湾一个带头人、每村一批经纪人”的目标。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学院等院校签订了每年都选送农村优秀青年到校培训协议,同时,以职校、成人学校为阵地,对农民开展实用性技术培训。近3年来,共培训农民8万多人次,同时该市兴建村级活动室、图书室等,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 该市建立了社会共建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种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以奖代补”、“以补促建”的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建设,并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建立村企联姻机制,聘请企业家兼任村级经济发展顾问,让村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在广水市直机关中深入开展 “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按照4个单位帮扶一个村的标准,集中力量支持试点村建设。目前,首批选择的20个试点村均取得明显成效。本报记者宋俊超通讯员熊文 广水建市二十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