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富裕和谐“口子村”
作者:走基层
  曾都区府河镇青筑城村与安陆市孛畈镇隔河相望,商贸活跃,市井繁华,有“小深圳”之称。
    记者近日走进青筑城村见到水泥道路的两旁整齐地排列着栋栋小楼。进入村民朱大珍的三层小楼,只见装修精美,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朱大珍欣喜地说:“现在我家住上了楼房,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日子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啊!”他家房屋后面的坡地上种黑木耳、平地上养猪、池塘养鱼,一年收入过10万元。
    新农村建设需要产业支撑。青筑城村党支部书记徐忠群、村主任朱开品说,为带动村民致富,他们重点抓好“六个五”工程:培植50个养殖大户、推广500亩以上优质稻和良种小麦、户栽50株意杨、发展50万棒黑木耳或袋料香菇、改造5口堰塘、力争人均增收500元。2007年,该村总产值达到3800万元,人均纯收入3850元。全村90%以上村民用上深井水或自来水,家家拥有电视机、电话或手机,300多户安上了有线电视,村级道路硬化6公里。做建材生意的村民陈传炳说:“以前由于是土路,交通不便,只能从府河、孛畈进货。现在公路修通了,交通便利,到武汉只要两个多小时,货源多了、质量好了,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村里还办起了“农民讲坛”。收购药材的村民姚长远说,“农民讲坛”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提高了村民的素质,树立了新风尚,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对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村支书徐忠群、村主任朱开品认为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依托边界集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转化加工、家具加工、药材收购及商贸流通,发展商贸经济;修建通组通湾公路、街道硬化,方便农民出行;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有线电视、宽带、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倡导新风尚,积极开展“农民讲坛”和“有话就说”等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树立农民新形象……见习记者 白萌 本报记者 董斌 通讯员 何继明 王娟
  记者走基层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富裕和谐“口子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