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谈随州发展 关注社会民生
(上接第一版) 一是要整合资源。要下决心引进和培育几个大的龙头,改变目前我们专用汽车群龙无首、“多而小”的局面。二是要打造专汽走廊。沿316国道,从望城岗到两水工业园20公里,我们要把它建设成随州的专用汽车走廊,把汽车制造厂家、汽车零部件厂家、汽车市场、汽车物流、汽车展销全部集中到这个平台上去。三是要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向专、特、精、尖方向发展,把产业水平、城市品位提升起来,把企业的竞争力提升起来。 主持人:网友“文明使者”问,擦亮“两张名片”目前的进展如何,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 马清明:我们有两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一张是炎帝神农故里,一张是编钟古乐之都。近两年来,我市投资1.5亿元,从汉十高速公路连接线到厉山25公里,建设一条文化旅游通道,今年12月底可以全线通车;我们对擂鼓墩景区和炎帝神农景区,按4A景区的标准来建设,已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随州博物馆;今年12月8日我们将隆重举办编钟艺术节,纪念编钟出土30周年。以上建设项目都必须在12月以前完成。明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我们将举办盛大的全球华人寻根节。今后每年举行大型纪念活动,让世界华人每年回到炎帝神农故里来拜谒始祖。 主持人:网友“星光灿烂”想请您谈谈香菇节、银杏节等节庆活动的创办思路,及其对提升随州形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马清明:随州特色资源确实很多,我们要把这些特色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对于提升随州形象,加快随州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去年举办的桃花节、兰花节、银杏节都很成功。今年12月9日我们还将举办香菇节,明年清明节前后我们还将举办茶叶节,我们把这五个节称之为随州旅游发展的“五朵金花”,要通过打造“五朵金花”,让随州文化旅游发展五彩缤纷,更具特色。 办节办会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拉动作用:第一,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让随州农副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第二,拉动新农村建设,但必须选准突破口,找到切入点,通过特色产业开发,拉动村庄整治,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第三,拉动农家旅游的发展。 主持人:网友“随州人”说,马书记到随州后,市委市政府着力抓大项目,请您谈谈怎样发挥大项目的效应,怎样继续抓大项目? 马清明:我们既要满天繁星,更要一轮明月。大项目就是“明月”,我们要致力于招大商,大招商。例如碧桂园一个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仅一家五星级酒店就3.9亿元,一个项目抵得上10个甚至几十个项目,随州特别需要这样的大项目。 随州招商缺少大项目是切肤之痛,我们下一步招商的重点是要更多大项目进入随州,围绕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要举全市之力,大项目仅靠哪一个企业、哪一个部门很难实行。例如多晶硅项目,光靠齐星公司是不够的,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全市上下艰苦努力,确保多晶硅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为随州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后劲。另外,大项目要用先进理念去策划包装,争取更多的突破。 主持人:“三城同创”初见成效,随州已进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市委市政府为民创建不停步,又提出新的“三城同创”。网友们很关注马书记您希望把随州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新的“三城同创”有些什么思路和举措? 马清明:“三城同创”是创建为民、为民创建。我们着力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着力解决老城区一下雨就滞水的问题,着力解决城区缺少休闲空间的问题,把绿地、广场、游园建到老百姓家门口。“三城同创”不是面子工程,“三城同创”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我们的“三城同创”已经通过了两项,但还有新的目标,我们还要把随州建设成环保城、园林城,与旅游城构成新的“三城同创”。 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创建成果发展下去。要继续高扬 “三城同创”的旗帜,进一步加大城建力度。我们围绕人民群众的紧迫需要,又启动了一批新项目:一是白云大道从乐都旋风广场一直到现代教育集团按高标准建设,二是氵厥水一桥至二桥的河堤按照白云湖东大堤的标准进行改造,给市民提供新的风光带。 根据网友的诉求,市政府即将启动擂鼓墩大道、青年东路建设,立交桥延伸到原随州师范的道路改造,汉丹复线及新火车站建设在即,草店子街是历史文化一条街,要恢复古街面貌,满足市民要求。 我们要把随州建设成山水生态宜居城市,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 主持人:网友“无稽崖”想请您谈谈怎样整合随州旅游资源,较快地发挥旅游经济效益? 马清明:我们总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随州从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一要坚定不移地打好文化牌。要把文化和旅游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二要把各项资源整合在一起,让游客可以得到多方面的享受。三要做好文化建设的推介工作,随州很多好东西、好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要把随州推销出去,让随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主持人:网友“巴山夜雨”说,随州房地产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出现了新形势,人们对房价的涨落很关注。请谈谈您对随州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和看法。 马清明:我觉得应该辨证地看待。第一,我们房价的上涨是在过去基数很低的情况下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过去低房价是跟低品质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房价提升起来了,小区的品质、楼盘的品质都提升起来了。老百姓在小区里面花钱多一些,但可以享受到一个比较好的人居环境。第二,房价提升了,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增值了,意味着我们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了。我觉得这也不完全是件坏事。第三,现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随州来说,我认为房地产的价格会基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而且我们现在的房价每平方2000元左右,与地级城市相比是比较适宜的。 房价提升,主要是影响到低收入家庭,政府在这个方面要关注民生。今年我们的600套廉租房即将交付使用,1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已经启动,并且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都建在最好的位置,真正让广大市民、低收入老百姓居者有其屋。 主持人:马书记,随州的特点是县域经济分量重,网友关注市委市政府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马清明:随州是一个新的地级市,经济实力不强,但我们的县域经济相对来说在全省是走在前列的。曾都区和广水市都是湖北省的经济强区(市)。曾都区排在第八位,广水市在第十八位,两个区市都能够进入全省20强,在全省的市州中不多。对于随州来说,县域经济兴则随州兴,县域经济强则随州强。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我们要进一步向区市放权,给区市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区市有一个更大的平台来加快发展。我们提出只要有好的项目,我们的土地、金融都可以向区市倾斜,保证区市项目建设用地和资金。同时我们还提供很多优惠政策,比如说土地收益尽可能流向区市,让区市能够有更大的发展活力。同时我认为县域经济就是招商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要靠招商引资,要大举招商,而且要致力于大项目的突破来培植更多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同时,也要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培植我们的草根经济,把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要特别重视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提供科技、金融支撑。中小企业发展起来了,全民创业开展起来了,我们的县域经济就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主持人:网友“随州人”说,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市展开,请马书记谈谈随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及前景。 马清明:随州的新农村建设我讲四句话。 第一,产业是基础。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就是空中楼阁,所以要大力发展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强。 第二,规划是前提。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从规划抓起,从规划入手,要制订高起点的规划,要设计各种风格的民居样式,来指导新农村建设。 第三,特色是生命。要选准特色产业,走具有随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比如说我们有的地方以香菇为主导产业,大做香菇文章;有的以油桃为主导产业,大做油桃、桃花的文章,都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围绕特色发展之路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统筹是关键。新农村建设不能单打一,要把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村庄整治,包括农家旅游扭到一起抓,相得益彰,互相促进,通过统筹发展,使得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主持人:马书记,中国随州网有很多网友是教育界人士和关心教育的人,他们经常在网上发帖子,表达想法,集中体现在期盼教育资源的整合提升,落实教师有关待遇等诉求。请问您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马清明:我们推进“四个随州”建设,必须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发展要抓好这样几件事情: 一是举全市之力,创办一所自己的大学,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要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的跨越。第二,要全力打造职业教育的亮点,要做强做大职校这个亮点,让随州职业教育的品牌在全国叫响。第三,要下大力气提升普通教育的质量,要创办更多的精品学校、示范学校。今年我们的高考成绩不错,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质量在提升。第四,要继续破解农村寄宿制学校“三难”的问题,改造办学条件,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上学、上好学,这是坚定不移的重要任务。 现在网上有很多反映我们教育方面的欠账,教师待遇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我觉得这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正视它,同时要逐步地加大投入,逐一解决,不断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有些老师反映待遇问题,有的老师反映职称评定问题。上次我在中国随州网上看到有个网友提出,“我们2004年高级教师的职称就评了,现在还没落实待遇”。我也了解到,2004年全市评了1000多个高级教师,但现在的政策是“评聘分开”,这个教师评了高级教师,不一定就能聘上。评了高级教师,说明你具备高级教师资格,那么还应该有高级教师的岗位来加以配套,有岗位,才能评聘结合,才能聘上去,享受待遇。 现在我们的教师资源配备不太合理,虽然有高级教师的职称,但是没有高级教师的岗位,我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要研究这个问题,怎样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不要让过多的高级教师都集中到一个地方去,造成人才浪费。 主持人: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马书记,请问您对新闻宣传工作有哪些希望和要求。 马清明:我们的新闻媒体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唱响主旋律,营造“四个随州”建设良好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是很满意的。比如我们的随州日报越来越大气,越来越耐看,随州电视台的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有吸引力,包括我们中国随州网等网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创新,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对新闻宣传工作我想提一点希望,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新闻宣传对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要实现“零距离”,新闻媒体要把版面更多地留人民群众,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人民群众,而且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不要回避。鼓励群众讲真话,新闻媒体要 带头讲真话,要敢于针砭和鞭挞社会阴 暗面,对于消极东西要敢于曝光,敢于批 评,要更多地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 主持人:网友“水云飘”建议在中国 随州网开设书记、市长信箱,能够随时随地了解民情民意,畅通民意渠道。 马清明:我们下决心要把这个平台打造好,把这个窗口建设好。随州市的领导要分期分批到网上,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接受网民的访谈,通过加强交流,了解更多的市情民意,来完善我们的决策。 设立书记、市长信箱这是个非常好的建议,我们下一步要认真揣摩,而且这个信箱绝对不是摆样子,一定要名副其实,发挥作用。 我们一定要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希望网友、网民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四个随州”的建设。 主持人: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马书记,您将代表随州人民去北京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您对随州市民有些什么话要说? 马清明:百年奥运,百年梦想。我参加开幕式是代表258万随州人民,去共享这个光荣的时刻,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我想提一个希望:我们全市干部群众都要关注奥运,参与奥运,支持奥运,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各级干部要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优异的成绩,向奥运会献礼。特别是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全市人民都要共同努力,义不容辞。 主持人:马书记,今天的访谈开始以来,很多的网民在网上提问,一直非常踊跃。因为时间的关系,所有问题不可能要您一一回答。那么对于一些提问没有解答的网友,请您跟他们说几句话。 马清明: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能够到网上在线交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这次访谈之后,我们的市领导还会接着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跟大家进行交流。 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能一一作答。 例如有的网友提出来,我们在外地打工,能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我要告诉这位网友,经济适用房主要面向随州城镇的低收入家庭,来提供住房保障,那么首先你应该是随州城镇居民,你的户口应该在城镇;第二,应该是无房户或者住房困难户;同时还要是城镇低收入家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同一企业工作一年以上,且在城区无住房,由所在企业组织进行申报。在外地打工者,可以向所在的企业或者单位在打工当地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 还有一些网友说我们在外地做生意,近几年随州发展变化很快,也有不少商业街形成起来,我们能不能回来做生意,生意能不能做起来。因为大家回来看了以后感觉像香港街、澳门街建的很漂亮,但现在商业并不是很繁荣,真正繁荣的还是解放路等。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城市在发展中,市委市政府将坚定地把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现在我们引进了很大的卖场,中商百货、中商平价、中百超市、顺泰仓储,还建成了香港商业街、香江商贸城等等,但是一个商业市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和传统的老商业街比较起来,我们这些商业街的繁荣还有一个时间。我相信我们外地做生意的人,回来的越多,我们这些商场、商业街就能更好更快地繁荣起来,希望你们打消犹豫,义无反顾,回报家乡,回来做生意,回来创业,家乡更比他乡好。市委市政府将更多地关心你们,为你们提供很好的环境,帮助你们创业,帮助你们在随州、在家乡发展。 马清明:对于还有一些网友提出的一些具体的问题,我将责成我们有关部门,让他们来作出回答,而且尽快付诸行动,加以解决。我们一定不辜负网友的期望。我们也希望今后网友还要更多地关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诉求,把网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尽最大的努力来加以采纳,来改进我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更好地促进“四个随州”的建设。我相信,有各位网友的支持,有全市人民的努力,随州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