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灾区的孩子
——我市援建四川安乐中学小记
作者:许享红见习记者林永俊
“感谢随州人民来四川为我们重建学校!这些玉米、南瓜送给你们,这里没有集市,条件艰苦,你们一定要吃好呀!”8月20日,四川汉源县安乐乡的穆妈妈,又一次为随州援建办的工作人员送菜。 市援建办的同志3次赴川,经1个多月踏勘,初步确定了安乐乡中学重建规划,4层16个教室可容纳800名学生的教学楼,将于明年7月高标准建成。 8月25日,从安乐乡返回随州的市援建办主任袁再富,介绍了我市支持安乐乡重建的故事。 按照省里援建计划,我市派员赴川踏勘了安乐中学毁坏情况。8月1日,市委常委会听取汇报,研究部署首期援建安乐中学的工作,市委书记马清明强调:要把对口援建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好。代市长刘晓鸣在我市对口援建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优质高效完成安乐中学重建任务,确保明年秋季学生如期开学。 没有商店,没有菜市,没有餐馆……人口8874人的安乐乡,商业几乎还没起步。市援建办拍摄的48张照片,记录了灾后景象:残垣、断壁、倒塌的房屋,临时居住板房;天真孩童渴求知识的目光…… 节省一分钱,就能为灾区多献一份爱。市援建办办公室设在安乐乡 (一般市州将援建办公室设在汉源县城),吃、住、办公共3间房,锅碗瓢盆自备,做饭自己动手,省援建办高度肯定“随州援建模式”。 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到安乐乡现场办公,与当地政府共同选定了安乐乡中学重建规划,设计注入随州文化元素——编钟,代表随州人民的情谊。8月21日,他们返程至成都和汉源交界处,遭遇了雨后30公里长的 “堵车”、16小时的饥饿。 “10月初一定能开工,建筑设计正在日夜兼程,招投标随后进行,阳光工程、形象工程、优质工程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袁再富信心十足。本报记者 许享红 见习记者 林永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