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任重道远
  饮水问题一直是乡镇群众反映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今年7月底,网民天地微尘在中国随州网发帖,反映曾都区洪山镇双河人民饮水问题。此帖一发,立即引起网友关注,人们纷纷疾呼改变农村饮水不安全现状。
    农村“水患”严重
    9月3日,记者来到双河居委会。一位李姓居民打开家里的自来水龙头,浑黄的水流进脸盆。居民反映,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多年。9月12日,水利部门调查显示,该地饮用水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安全因素。
    今年3月,市政协就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查发现,我市乡镇水源匮乏、水质低劣等问题普遍存在。70%的农民以掘井、引泉、集雨等分散取水为主,仅靠沙子过滤和自然沉淀等方式 “天然消毒”。同时地方性高氟水、高锰水、苦咸水等恶劣水质广泛分布,加之工农业和生活垃圾污染,农民因水致病的比率较高。
    水利部门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市215.36万农村人口中,实现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人口为94.66万人,安全率为44%。
  “水改”步履维艰
    “十一五”期间,省核定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7.91万人,水利部门调查掌握的实际数据为120.7万人,分别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0%、60%。至2007年底,仅完成9.94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占省核定安全工程计划数的12.8%。2008年13.1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目前正在实施。
    前不久,省发改委下达了我市2009年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预计投资5884万元,解决14.7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市水利局农水科科长敖士州表示,此次投资主要用于村庄高氟水、苦咸水、缺水等问题,无一集镇在此之列。他说,2004年,我市开始规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时,集镇基本上已经用上安全水,故没有列为“十一五”饮水安全工程计划。但经过数年,供水设施逐渐老化,集镇供水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自行向上争取立项资金,也可走水厂改制之路,将水厂纳入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改进供水设施。、
  同心协力“治水”
    今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被列为“十大民心工程”之一,百姓看到了市委市政府为民谋福利的决心。群众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推动问题的解决。网民邱月婷说,很多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政府和主管部门有难处,我们理解。但我们希望,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应敢于直面问题,甚至可以以更开放的姿态,把难处摆出来,让全民来出谋划策。
    敖士州呼吁,乡镇水厂要加强管理,以防二次污染。沉淀过滤池每周要反冲、清洗一次(双河涧台水厂管理人员李庭发说,他们每年清洗一次过滤池),滤料要经常更换。有能力的乡镇要改进净水设施,已经引进高效能净水设施,因种种原因闲置不用的乡镇,要积极寻求方法,解决运行成本高与受益人口少的矛盾。本报记者 马培春 通讯员 孔双健
  城乡观察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任重道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