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广电网络发展 提升群众生活品位
广播电视网络产业是文化产业重要支柱之一。它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广电网络产业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和公益性色彩。它肩负着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的重任。大力发展广电网络产业,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广电网络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广播电视是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而鼓与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去弘扬,靠什么去传播?没有传播媒体和传输平台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广电网络是当今一条文化信息高速公路,通过网络连接,抵达千家万户。作为传输广播电视信号的随州广电网络公司,肩负发展广电文化产业的使命,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任务。必须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加快广电网络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作支撑,文化的繁荣助推经济发展。目前就随州市情而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文化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显现。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是助推文化随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现代科技信息和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主要靠广播电视宣传渠道直接传播到千家万户。 二、发展广电网络产业,是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不仅如此,人们的欣赏水平、审美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科技信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从而,对广播电视这一现代传播媒体产生了独有依赖和钟情。据调查显示,在我市广大农村,97%以上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农民群众获取信息95%以上来自广播电视报纸,农民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大约在2-3小时。广播电视已成为农村群众了解政策信息的窗口和桥梁。随着农村电影市场的萎缩,送戏下乡的局限以及报刊订阅稀少,广播电视承担起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任。在农村,“日落而息”的千古俗语正被五彩缤纷的电视银屏所覆盖。广播电视像一日三餐一样,成为人民群众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然而,有了电视机并不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据调查显示:在农村,80%的农户仅能收看到几个台的开路电视信号,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有的地方仅能收到一个满是雪花的湖北台。而安装了卫星电视的农户因受雨雪雷击天气的影响,故障频出,也收看不到中央台加密的品牌节目,比如说,目前,收视率极高的中央奥运频道。更主要是不能收看本省本市的电视节目和新闻信息。为此,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安装有线电视。因此,发展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势在必行,是摆在广电网络人面前的一项最紧迫的工作任务。 三、发展广电网络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广播电视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政令畅通,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我们广电部门的首要职责和基本任务。 我市版图面积大,有线电视覆盖率低,“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电视盲点村有之,导致部分农村政策信息闭塞,产生文化饥渴的现象依然存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按照新农村建设24字方针,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同时,强调把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摆在突出位置。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广播电视应首当其冲。因此,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各级政府和广电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广电部门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广播电视 “村村通”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扎实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在2010年底前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广电网络部门要根据实情,因地制宜,科学拟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将有线网络由集镇向边远村组快速推进,努力提高有线电视的覆盖率,真正实现“村村通”、“户户通”,让农户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以此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广电网络数字化,是提升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需要 信息时代的来临,呼唤广播电视网络的升级和广电增值业务的拓展。传统有线电视的收视质量、收视内容和信息空间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广电宽带、手机电视等增值业务的应运而生,完成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是广电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发展规划,数字电视即将进入家庭。随州广电网络分公司正着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抓好传输网络和接收终端的数字化,完成模拟载体的数字化转换。预计年底将启动我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届时,百余套高清数字电视节目将传送到千家万户。用户可通过数字机顶盒在电视上随意点播收看,并可搜索查阅信息,逐步实现由现在看电视到看精品电视再到用电视的根本性转变。电视数字时代的来临,将在传统有线电视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清晰逼真的收视效果为随州百万人民奉献精美的文化大餐,从而提升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品味。 (作者系湖北楚天广电网络随州分公司总经理) □ 金智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