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家庭
曾都区均川镇艾滋孤儿新家见闻
作者:走基层
“哈哈……”孩子愉悦的笑声将记者的视线吸引过去,几个小孩正在玩着乒乓,要不是门牌上文字的提醒,真看不出这就是位于曾都区均川镇古均街居委会艾滋孤儿的新家——阳光家庭。 均川镇是我市艾滋病感染的重要区域,截至目前,共有艾滋孤儿50名。该镇一直非常重视这些孤儿的抚养和教育。今年5月,该镇又开始着手为艾滋孤儿建立新家,9月下旬,我市首个集生活、学习、娱乐等于一体的艾滋孤儿的新家——阳光家庭诞生了。 近日,记者在这里看到,面积140平方米的房屋,分为活动室、卧室、娱乐室、餐厅和厨房。活动室正中放置着一个乒乓球台,墙边摆放着电视机、电冰箱,椅子、沙发、餐桌布置在房间周围。两间宽敞的卧室各住两人,衣柜、床铺、写字台样样俱全。娱乐室里有两排书架,摆放着一些儿童读物。 古均街居委会原党支部书记包贻芳成为4个艾滋孤儿的阳光妈妈,负责照顾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她一边择菜一边笑着说:“孩子们听话懂事,学习也很用心,都过得挺开心的。” 艾滋孤儿邱敏敏气喘喘的跑了过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对着包贻芳喊道:“妈妈,我帮你洗菜吧!”打球的几个孩子也扔掉球拍,纷纷跑了过来,做起家务活。包贻芳轻声说:“不用不用,别把手弄脏了,你们还是玩去吧。”但孩子们仍旧挽起袖子争先恐后的拿起菜,跑到水池边洗去了。包贻芳看着孩子们急切的样子,无可奈何的笑了笑。 午饭终于做好了,记者看到,有鱼、鸡蛋、青菜、萝卜等6样菜。孩子们用筷子敲着碗兴奋的喊道:“吃饭啰,吃饭啰!”“玲玲比来时长瘦了,来,多吃点。”饭桌上,包贻芳不时为孩子们夹菜,“小雨,妈妈给你夹菜,吃多点,长壮些。” 敏敏对包贻芳撒着娇说:“妈妈,今天没课,咱们下午一起到河边捕鱼吧?”包贻芳微笑道:“行,但现在必须好好吃饭,然后做完作业,咱们下午就玩去!”孩子们欢呼雀跃地点着头,欢快的吃起饭来。 一家5口,其乐融融! 随行的该镇民政办主任雷科友介绍,为了建好阳光家庭,该镇项目专班专程到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实地考察学习,详细了解了其建设及运转情况。如今,在均川中心福利院建设的另外两家阳光家庭也将竣工,10月底即可再住16名艾滋孤儿。 临走时记者还得知,在均川中心福利院建设的7间2层的 “儿童活动室”不日也将完工,其面积达364平方米,可对所有艾滋孤儿开放,到时,艾滋孤儿的生活也将更加丰富多彩。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詹申有 刘攀登 记者走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