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确权261万亩 发证159万亩
作者:林永俊、
本报讯 见习记者林永俊、通讯员庹大鹏报道:近日,曾都区殷店镇钓鱼台村村民马光立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林权证,高兴地说:“过去没有林权证这个‘定心丸’,担心林权变更,投资有去无回。现在我有了林权证,可以放心经营林地了,使它充分发挥潜力和效益。” 据市林业局统计,至目前,我市林地完成确权面积261万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36.3%,完成发证面积159万亩,完成率22%。 我市共有林地面积50.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2.3%。为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市林业局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工作思路,先后将曾都区柳林镇金桥村、万店镇落地坡村、广水市武胜关镇杨家河村、蔡河镇兴旺村作为改革试点。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性质、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落实到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并依法保护农民承包和延包的权利。产权明晰后,及时进行林权勘验,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 同时,市林业局放活商品林的经营,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前提下,对农户个人经营的商品林,按规定符合采伐指标的即审即批;对新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达到5000亩以上的,单独编制采伐限额。此外,将育林基金和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的征收标准从20%调减到10%,减轻了经营者负担;进一步鼓励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合理流转,多举措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把林地由资源变成了资本,并转化成各种生产要素,实现了林业不断升值,同时林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流入到林业建设中来,这是此次林改的一个亮点。林改期间,全市先后有灵龙木业公司、广水市东晨菌业科技公司投资到林业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