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消费纠纷化解在基层
我市千余基层维权站为民“作主”
作者:许静、
本报讯 记者许静、通讯员李进军报道:近日,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楼子湾村李家兄弟拿到了1000元的赔偿款,他们说是维权站帮了忙。 原来,他们在镇上一种子店购买除草剂,结果因质量问题导致农作物受到损害,造成了经济损失。兄弟俩想起了消费维权投诉站,便向设在本村的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投诉。联络员迅速向淅河消费维权投诉站报告。经调查属实后,维权站工作人员进行协调,种子店经营户将除草剂调换,并向李家兄弟赔款1000元。这一事例是基层维权站为民“作主”的一个缩影。 我市基层维权站点建设始于2005年,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城市社区、集镇等条件较好,人员集中的区域,站点进行标准化建设,使其成为受理及时、处理恰当的规范站点;沿国道、省道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一般性申投诉站点,具备解决投诉的基本条件;在边远的农村、山区、库区设立简易申投诉站点,基本具有解决投诉的能力。这样既解决了个别地方站点建设资金不到位流于形式,又解决了基层消费者有诉无处投的问题。 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共建基层维权站点1109个,其中农村817个,社区50个,商场81个。基层维权站点建设遍及城乡,为各个层面的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诉平台。据不完全统计,从我市建设基层维权站点以来,消费者直接到维权站点投诉6600余件消费纠纷,维权站努力将纠纷化解在基层。 淅河消费者协会干部李观雄说,维权站点的设立促进了基层群众的维权意识增强,“要维权找‘两站’”是农民常挂在嘴边的话,而当维权站帮助解决了消费纠纷,群众就更信任维权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