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单,六千万美元
我市企业广交会参展综述
11月10日,104届广交会传来消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会展成交额整体下滑,但我市参展企业拿回国外订单6000万美元,明显高于各地平均水平。 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10月15日至11月6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是在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形势下举办的。市委市政府要求迎难而上,组织了14家企业参展,120多人观摩。 我市5家机电企业参展,产品走俏,双龙、华威、大力3家专汽企业,展出的水泥搅拌车、罐式车等十几种专用车,吸引了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等地的1300多人洽谈;随州高科DVD配件产品、随都外贸的汽车配件等都取得成效。我市机电产品成交1500万美元,“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效应初现。 副省长田承忠参观双龙等企业展品时指出:企业要立足质量,做专做精做强,开拓新兴市场。 我市神农、三友、裕国、吉阳4家香菇出口企业参展,菇粉、菇丝、罐头等10多种产品,吸引了20多个国家的客商,成交3500万美元,是我市拿到订单最多的品种。我市新参展企业效果明显,大力专汽、广水海洋服饰、嘉和制衣3家首次参展企业,成交400多万美元。 据市商务局局长周峰介绍,由于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纺织服装、劳保手套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比上届提高了10%左右,部分商品提价20%以上;另一方面,基于国外市场需求缩减等原因,部分农产品成交价格下降3%-5%。 据观察,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美国采购商购买意愿和能力下降较为明显,欧洲客商到会数量及其采购金额有较大下降,但总体上我市企业的老客户采购需求比较稳定。南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对我市产品需求增长,澳大利亚、俄罗斯的采购需求较为稳定。 通观本届广交会,我市外贸出口企业既应“扩大出口”,也要“增加内销”,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在内陆经济特别是随州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形势下,企业应未雨绸缪,修炼“内功”,在科技、质量、环保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本报记者许享红 通讯员罗强魏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