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提高质量 调整结构
——专家谈如何应对“生猪周期”
  近日,曾都区北郊七里塔村养猪专业户黄某出栏一批生猪,市场价11.6元/公斤。他说,没想到市场变化这么快,现在每头猪比4月份平均要少卖600多元。
    记者走访部分养殖户及畜牧部门获悉,当前,生猪价格出现较大下滑,养猪进入微利时期,生猪生产增长放缓。
    据悉,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各地猪价相差不大,生猪在省际间的调运较少,全国大部分地区猪肉价都出现明显的下滑。去年以来,受利好政策和利益驱动,养猪户积极性明显提高,养猪业发展迅速,存栏量大幅增加,生猪存栏同比提高25%,猪价下跌,肉价回落。
    生猪行情会是怎样的走势?专家分析,目前的生猪存栏是十分充裕的,短期内生猪价格仍有小幅下跌的空间,11月是猪肉消费逐步转入旺季的月份,随着元旦、春节等季节性消费高峰的到来,年底前猪价可能会略有反弹。
    专家分析认为,明年随着生猪又一个生产周期的到来,猪价会理性回归,生产稳步增长。这是因为,生猪养殖呈周期性波动规律。目前居民消费总体价格水平处在高位,加上饲料、运输等成本上扬,猪价不会下滑至2006年以前的水平。明年的猪价回归会比较平缓。
    针对当前的生猪生产形势,专家提出“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及早引导,主动应对”四点建议。生猪生产重在提高质量,切忌盲目投入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就是在目前的形势下,把母猪群的结构调整和养殖密度调整作为重点,母猪群结构调整要做到选优汰劣,同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饲养环境,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及早引导,就是及时做好信息服务,帮助养猪场(户)分析形势,把握市场,采取正确策略,防止出现生产过热过冷,规避市场风险,避免大起大落;主动应对,就是要密切关注生猪价格走势,积极主动地想办法,重点做好产销协调、市场开拓等工作。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李永贵 杨勇
  城乡观察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提高质量 调整结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