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4家
前三季度产值37.62亿元
本报讯 记者董斌、通讯员赵军林、饶林报道: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家,达到34家。今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7.62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增加值11.11亿元,同比增长22.4%。 我市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以“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基础企业”为格局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以齐星公司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武大光子为龙头的新材料、随州健民为龙头的生物医药、波导公司为龙头的电子信息四大板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为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市科技局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湖北双剑公司从沈阳引进新技术成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形高效节能风机。全力铸造公司将武汉理工大学的先进技术嫁接改造,提高工艺水平,年生产铸件能力从每年2-3万吨提高到6万吨。齐星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特种异型汽车驾驶室总成,并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该项目的实施,将使齐星公司的年产值从10个亿提高到16个亿,并开发出在全国领先的汽车驾驶总成集成制造软件。几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嫁接改造、联合攻关引进各类新技术成果130多项,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到6大类120种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加快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裂变的步伐。全市已建立30多家企业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或工程中心,其中齐星、湖北风机、楚威三家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全市在汽车车身、车桥、车灯、车轮、彩色印刷、移动电话制造等行业形成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升了我市工业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市科技局局长王甫友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科技部门制定了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这些也是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