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为民族未来奠基
——随州教育改革三十年回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竞相争妍,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大学生近20万人。回顾我市教育三十年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拨乱反正,调整改革。1978年初,当200多名随州学子(包括当时的随县和应山县,即今曾都区和广水市)通过高考选拔,纷纷从农村、工厂、高中学校到全国各地高校深造时,老百姓真切地感觉到教育的春天来了。此后的10多年中,我市(县)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1984年起,中小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85年设立的教师节,进一步提高了教育和教师的地位。110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湖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的出台,有力促进了我市教育发展。到1990年全市普及了小学教育,当年我市 (含广水)共有小学1329所,在校学生16.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4%。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其它各类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1990年,全市初中学校230所,在校学生8万人;高中学校26所,在校学生1680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1500人;幼儿教育在园学生达12万人。
    深化改革、全面发展。一是“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圆满完成。1998年,我市扫盲工作通过湖北省验收,2000年通过了“普九”评估验收,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
    初中、小学年辍学率分别控制
    在1.93%和0.22%以内。二是普
    通高中教育长足发展。从1996
    年开始,我市普通高中进入高
    速增长期,1996年普通高中招
    生人数5100人,2000年招生人数1.1万人,年递增16%。高中教育质量提高,高考成绩年年刷新历史记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含中专、职高、普高)共3.5万人,升学率为60.3%。
    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全国一样,我市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书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同时,职业教育突飞猛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快速发展。从2007年开始,国家为每名中职生发放生活补助金150元/月,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2.1万余人,普通高中招生2.2万人,普职比基本达到1:1,高中阶段教育呈现协调快速发展态势。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民族未来奠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