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秀美山水旅游城市
——广水建市2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
作者:宋俊超
日前,16个省市驻汉商会企业家代表在组团赴广水考察投资环境时,惊奇发现,广水,不仅是客商发展的“绿洲”、发财的“福地”,而且还是风景毓秀的旅游胜地。 广水市旅游资源丰富,辖内有三潭、中华山、徐家河、黑龙潭等4个风景区,近年来,广水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进县域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山水旅游城市建设,使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逾亿元。 “推销”山水旅游城市 为将广水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后花园和鄂西生态旅游圈重要节点城市,该市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了旅游发展基金,刺激旅游产业发展,先后聘请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编制出《广水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启动了徐家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景区的开发。 同时,大力开展旅游营销。在武汉主办了广水(武汉)旅游项目推介会,邀请省旅游局、湖北中旅集团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名人,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广水旅游资源,组织旅行社编制广水“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并与武汉29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地接合同,开通了武汉—鸡公山—黑龙潭—三潭旅游专线。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景区、饭店、旅行社是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广水建市20年来,扎实开展了“景区创A、酒店创星、旅行社创佳”工作。 景区建设力度增大,该市以“振兴大贵寺、开发徐家河、建设中华山、装点黑龙潭”为重点,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路子,形成政府加大投入、外资加快进入、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旅游投资格局,高位推进、高标准开发景区;旅游酒店提档升级,鼓励有条件的酒店申报创星,先后已申报评定了7家星级饭店,初步形成了高、中、低档旅游酒店体系;旅行社规模不断扩大,该市积极吸引外资、民资,鼓励多种经济进入旅行社市场,目前共设立国内旅行社6家,旅行社门市部1家。 特色旅游百花齐放 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步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在广水也逐步兴起,旅游产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培育四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即: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红色旅游区、寿山红色旅游区、乐城寨红色旅游区、余店红色旅游区;规划实施四条红色旅游线路,形成骨干框架,便于与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结合,形成吸引力强的复合型旅游线路。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围绕建设武汉城市圈后花园的发展定位,积极在四个景区周围及应广公路沿线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应山、广水两个城区和旅游名镇长岭建设乡村旅游游客集散中心区,形成徐家河滨水渔家乐休闲观光带、应广城区沿线农家休闲带、316国道地方特色美食带、吴店十里生态旅游画廊、郝店现代农业观光带、平伏路沿线蔡河十里果林休闲带,有力提升农家游档次和品位。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付广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