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曾都经济运行观察
  (上接第一版)
  相机而动御风浪
    曾都处于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切点,是“两圈”互通的重要通道。“两圈”建设给该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良机。
    将曾都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门户,该区特色文化旅游开发亮点频显。深秋,第二届银杏节在洛阳镇开幕。景区每天接待武汉等地游客近3000人。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开发大规模、大气魄,新建景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将成为世界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明年元旦,省旅协“湖北人游湖北”活动首站选定曾都;炎帝生辰,还将在新建成的五色土广场举行首届世界华人寻根节。
    湖北玉龙公司果断调整投资策略,投资2.4亿元建设大洪山火山温泉度假公园、投资6亿元打造洛阳镇千年银杏谷。
    曾都享有中国香菇之乡、蕙兰之乡、银杏之乡等美誉,特色农产品驰名中外。农文结合、农旅融合,曾都赋予农业新的文化内涵。
    裕国菇业公司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全国首家香菇文化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协作,整合文化科技优势资源,打造香菇产业国际品牌。
    银杏节、桃花节、兰花节、茶叶节、香菇节,“五朵金花”相继绽放,好戏连台。太山葡萄、洪山葛根、洛阳银杏、尚市油桃、三里岗香菇等特色农产品以节为媒,走俏大武汉,畅销国内外。
    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农村经济前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同星公司投入近亿元在万福店、何店等镇新建6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推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1.3万户发展规模养殖。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神农生态公司布点洪山、殷店等镇,收购原材料就地生产;三友公司推行订单种植,新上脱水蔬菜项目,改变香菇加工单一结构;裕国菇业投入1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实行产品原料备案生产。
  借风行船弄潮头
    稳定看农业,发展看工业,后劲看项目。曾都区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引擎。
    抓住国家项目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的机遇,该区突出农村医疗卫生、水利、供水、道路、畜牧养殖、农业综合开发等民生工程,夯实基础争项目。今年共争取国家、省项目投资5.27亿元。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出台后,又迅速筛选50多个项目向上争取,并谋划二、三线项目梯队,为争取更多项目投资奠定基础。
    借沿海产业转移及省内“两圈”建设契机,该区全力招商引项目。投资4亿元的炎帝神农景区开发项目,投资2.4亿元的大洪山温泉公园项目,投资4.5亿元的人造板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今年,已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179个,总投资46.6亿元。
    曾都有25万人长年在外务工、经商,民间资本藏量丰富。该区出台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激活民资上项目。民间资本及农村人力资源回流乡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源头活水。
    搭好平台聚项目,优化服务扶项目。该区一区(开发区)十园(镇办工业园)如众星拱月,为企业进驻搭建高品位承接平台。
    金融危机虽拖累经济增幅回落,但在项目建设的强力拉动下,“三驾马车”同时发力,使该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部分经济指标提前两三个月完成全年目标。至10月,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46亿元,同比增长43.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62亿元,同比增长23.6%;前三季度外贸出口1.34亿美元,同比增长46.2%。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曾都经济运行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