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还巢创新业
——曾都返乡农民创业掠影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记者 唐天才 时值寒冬,在曾都城乡,一个个项目实体、一家家小型企业、一块块种植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返乡农民争相创业,大显身手。据统计,仅开年以来,曾都就新增就业人员近万人,办各类经济实体1000余个。 山坳办起鸡场 “咯嗒,咯嗒……”在何店镇谢店村这个偏僻的山村一所废弃的学校里,一声声鸡叫,打破了山村的沉寂。主人周中华正和妻子一起忙碌着。 周中华说,他1999年就到福建一家酒店打工。今年8月,酒店没了生意,他回到家乡。这时,曾都区掀起全民创业热潮,他萌发了养鸡的念头。 周中华租下了村里一所废弃学校的4间两层房子,第一批买回3000只鸡苗,一家小型的养鸡场诞生了。他多次上随州、下武汉,请教养鸡专业人士,镇上防疫部门还经常来帮助防疫消毒,给他讲解养鸡防病知识。渐渐地,周中华基本掌握了养鸡的方法。20多天后,他又购回第二批1000只鸡苗。经精心饲养,一只只鸡苗健康成长,顺利出售,初试成功的周中华喜不自禁。 “我感觉在家乡路子宽得很,既可创收,又能照顾家庭。”周中华高兴地说,“我现已掌握了养鸡技术,信用社又答应帮我贷款,明年我准备大干一场,建一个大型标准化的养鸡场,一年创收一二十万元应该不成问题。”周中华信心十足。 让荒山变“金山” 在府河镇徐家 村一片围着围墙的荒山上,正忙碌着的肖邦军说,你别看这里现在没什么动静,这里可是一片金山哩,地下藏着几百万条蜈蚣呢! 肖邦军是府河镇紫石铺村村民,前些年在武汉做过建材生意,听说家乡创业有很多优惠政策,萌生了回家乡发展的想法。经多次外出考察,他选择了养殖蜈蚣这条路。去年8月,肖邦军回到府河,租赁了这片荒山,投入12万元购回两万条种蜈蚣,建起这个百亩蜈蚣养殖基地。 “白天你几乎看不到它们,到了夜晚,一条条蜈蚣才会爬出来觅食。”肖邦军说,“目前,我已投入20余万元,顺利的话,到后年我就开始受益,我后半生可是守着这座 ‘金山’发财呢!” 小青年大养殖 “猪儿圈中养,粪便入鱼塘,群鸭水面游,户主喜洋洋。”走进尚市镇南岗村梁峰立体养殖场,你会看到一幅生动画面。 今年24岁的梁峰高中毕业后辗转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打工,后来听说家乡新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他毅然回到了家乡,决心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梁峰创业起步于养猪,初始规模为60余头,因经验不足刚开始亏损。但梁峰并没有灰心,他咬紧牙关继续摸索。2006年,养猪开始盈利,当年纯收入3万余元。去年,国家对养猪专业户进行生猪补贴,再加上养猪技术日益成熟,目前,仅养猪一项就给他带来20万余元的收益。 “区委区政府鼓励全民创业,我还年轻,想趁大好时机露一手。”梁峰又从村民手中转包了50亩土地,机械化作业,今年粮食收入达6万多元。此外,梁峰还开挖4个堰塘养鱼,承包荒地200多亩,种植芝麻、花生、红薯等经济作物和柏树杨树2万余棵。初步估计,梁峰立体养殖年可实现收益近3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