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农民的儿子”
——曾都区水利局局长孙高国小记
作者:马培春
本报记者 马培春 通讯员 李鸿 芦彦 “以前在基层工作,心里要装着‘三农’。现在在水利部门工作,心里更要装着‘三农’。我就是农民的儿子。”孙高国笑呵呵地说着自己的“三农”情结。 孙高国2005年调任区水利局局长之前,一直在乡镇工作。“作为局长,他的工作重在全面统筹。他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但百姓未必知道。”该局副局长靳云山说。 去年6月29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侵袭我市,百年不遇的洪水由此泛滥。30日凌晨,均川、洛阳、府河3镇告急!数百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孙高国迅速调度人员物资,带着救援队连夜奔赴灾区。看到漂浮在水面的物件和灾民焦灼的眼神,孙高国心痛了。他与救援人员一道,一次次地往返于浑黄的洪水中,抱出老人小孩,将他们一一解救出来。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险情终于化解,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就在大家准备稍事休息的时候,府河镇杨木冲水库出现巨大险情。孙高国打算下坝底查看渗水情况,一不留神从坝顶一骨碌直滚到坝底。“几天几夜没合眼,他太累了!又是个大个子,摔得很狼狈,但他爬起来又继续工作。”靳云山说。孙高国一直坚守在抗洪前线,直到汛期结束。 由于长期饮用不安全水,曾都区吴山镇河西村成为有名的“傻子村”。今年3月,孙高国多次到当地调研,积极奔走争取资金,最终决定投资50多万元,采取无塔集中式供水,解决河西村2300多人的饮水问题。开工那天,村里男女老少激动不已,但人们并不清楚这里面有孙高国的努力。 今年,曾都区三分之一的水库被纳入除险水库范围,预计新建、改造堰塘5000余口。现在,孙高国又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忙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