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代管”管出和谐
作者:马培春
年底,又到了各个村级组织盘点一年来收支的时候。不过,自2003年我市实施 “双代管”以来,村级组织不用再为此操心了,因为有农村会计服务中心替他们盘点。 所谓“双代管”,就是以乡镇财政所为依托,统一建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按照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原则,在不改变村级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前提下,村级资金和账务由村级组织委托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代管。 2008年12月16日,曾都区南郊办事处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各村报账员络绎不绝地前来报账。该服务中心由审计室、会计室和财务档案室组成。档案室里,各个村的财务档案分门别类地置放于档案架内。 羊子山村报账员何可会这天也来报账。在她拿的一份村级账务收支票据上,有村民主理财小组的印章和村支书、经手人的签字。何可会首先来到审计室,只有通过审计员审核通过后,她才能到会计室报账。 审计员刘良蓉说,审核主要是看票据合格与否和程序到位与否。不是专用的税务发票,没有相关印章和签字,收支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都不能通过。 长期以来,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开支随意性强,白条多。南郊办事处副书记谭子山说:“‘双代管’实施后,村级组织的账目和钱款都由服务中心统管,先收后支,而且每月提供会计报表和财务收支一览表,杜绝了错收错支现象。‘双代管’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群众消除了怨气,干部增强了干劲,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在响水桥村财务公开栏上,“上月结转现金”、“本月收入”、“本月支出”等各项记载得清清楚楚。2008年7月,该村拟投资3万元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经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签字,民主理财小组讨论通过,相关负责人签字同意后,上报南郊办事处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审核。村支书刘华在说,严格按照“双代管”的程序办事,村民对财务管理更放心了,村干部也更有信心为村民办好事情。 因为征地安置补偿费分配问题,白云社区1组村民曾经四处上访。2008年9月,该村村民通过 “双代管”程序,领到安置补偿费后,都表示满意。村民代表吕华青说:“我们的钱一分也没少,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双代管’帮我们管出了明白账。”本报记者 马培春 通讯员 刘青天 文祥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