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众的义愤
—熊振林杀人案二审侧记
市民义愤 庭审中,熊振林当庭向省高院提交了一份 《特别声明》,表明他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后来在看守所领导和室友的感召下,认为人活着是一种幸福、人活着真好。 熊振林乞求判死缓,给他一条生路!尽管心存侥幸,但熊振林也知道自己罪大恶极,“如果乞求不能得到允许,我也认罪,希望能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社会。”熊振林还向受害者家人及社会各界,宣读了一份“悔过书”。 对于熊振林的求生,一些旁听市民认为,这只是他的本能罢了。“早知道今日,何必当初呢?”曾都区北郊办事处李先生义愤地说:“现在在法庭上对死者表示哀悼,对他们的家属表示道歉,这永远都抹不平死者家属心灵的伤痛,不能减轻他的罪责。”家住随州经济开发区十里铺村的刘女士说:“他太狠毒了,一下子残害了8条鲜活的人命。这样的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熊母旁听 熊振林故意杀人案,2月9日在随州中院一审时,熊振林的母亲詹洪英只听了20分钟,就和亲属悄悄离场。2月27日,詹洪英则听完了二审的全部庭审。 上午9时整,法庭宣布:带被告人熊振林。坐在旁听席左侧第四排的詹洪英,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见法警押着穿着囚服戴着手铐的儿子,眼泪“哗”地夺眶而出。而熊振林在进法庭的那一刻,下意识地抬起头来,瞅了一眼旁听席。或许看到头发花白的母亲看着自己,他低下头走向被告席。 上午10时50分,庭审临近结束,詹洪英第一个来到法庭前台的出口,希望再仔细看一眼即将退庭的儿子。熊振林被数名法警押送离开法庭时,熊母高声呼喊:“熊四,儿子啊……”听到母亲的喊声,熊振林下意识地猛然抬起头,望了母亲一眼。 本报记者 徐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