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泼水风波
  晚上我去查寝时,发现有人搞恶作剧把水泼在一年级郭阳同学的床上,把他的被子床单都打湿了。我想:都是一至三年级的孩子,是谁有这么大胆,把别人的被子打湿了还不承认。我越想越生气,一定要把“凶手”查出来,就用严肃的口吻问:“是谁泼的水,赶快承认。”鸦雀无声。我顿了顿,口气缓和了一些,“是谁把水泼在郭阳的床上,承认了,老师就原谅他。”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承认。
    我生气了,不是为泼水弄湿别人的被子,而是因为泼水的孩子不诚实。我想如果这次的事情就这么算了,这孩子可能会产生一种侥幸心理,下次会继续搞“恶作剧”。于是我决定单独找每个同学询问。终于有一位叫庹灿的同学提供了一条线索,他上午看见张伟的脸盆装有水,晚上脸盆的水就不见了,他还告诉我张伟这个同学平时就爱在寝室搞恶作剧,把别人的鞋子藏在被子中,把别人的衣服塞在床底下等。
    这时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于是,我就把张伟叫到身边,他显然很紧张。我尽量用温和的语气问他:“张伟,水是你泼的吗?”他看看我,直摇头。我换了个方式问他:“水一定是你不小心泼的,对吗?”这次,他终于点头。原来他早上的洗脸水忘记倒了,晚上倒水时不小心泼到别人的床上了。我问他为什么一开始不承认,他突然大哭起来,说害怕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我一边帮他擦干眼泪一边对他说:“别哭,别害怕,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不过,你把水泼到别人的床上后,应该主动地向老师讲明,而不是隐瞒不承认。”张伟听了,低下了头,止住了哭,对我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不会这样了。”
    很多时候,孩子都是不小心犯错,而成人往往要他们以当众认错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害怕的心理,他们会因为害怕被老师批评,怕被同学们笑话而不敢认错。我想如果老师能消除孩子的顾虑,让他明白老师的查问不是为了羞辱谁而是关心这件事,这样孩子就会坦然面对,而不是逃避。
  
    胡建林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泼水风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