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做好炎帝神农故里大文章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访谈录
作者:陈创新张琴
  4月1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玉堂来到随州,下午看过炎帝神农故里建设的进展情况之后,当晚,风尘仆仆的刘玉堂接受了随州日报、中国随州网和随州电视台的联合采访。以下是采访辑录。
  关于炎帝神农
    问:有人认为编钟是具体可感可触摸的,相比而言,炎帝神农显得比较虚,以传说居多,典籍中甚至描述为“牛首人身”,不像真实的人,您是怎么看待炎帝神农的形象的?
    答:生物学家赫胥黎说:“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大都像一些半睡半醒的梦,但往往是这些梦折射了历史的真实。”炎帝神农固然是传说中的人物,但绝不是虚无飘渺的。民间传说不会空穴来风,往往是文化的滥觞。炎帝神农为百姓做了很多很多具体的事情,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民族的伟人。说他“牛首人身”,是因为他最大的功绩是发明农耕,“牛首”代表农耕文化,人们把他的功绩和人合二为一,形成这种神话般的形象,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民族的符号,同时也是文明的象征、始祖的象征。
    问:“炎帝神农”是随州市的两张名片之一,您认为该如何做好炎帝神农的文章、打造炎帝神农故里?
    答:第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从文献的记载、考古发现(特别是与炎帝同时代的考古发现)、民间的传说和遗迹这三方面去深入挖掘。
    第二,大力整合文化资源。一是从空间上,联合湖北与炎帝神农有关的其他地方,进行空间整合。二是从文化内涵上,按照炎帝神农从生到死迁徙的主要路线、主要功绩等进行整合。
    第三,着力提升文化特质,特别是从炎帝神农精神中提炼出对当代有价值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精神:一是忧民之利的民本精神,二是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三是填海追日的开拓精神,四是“和合天下”的和谐精神。
    第四、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如制作动漫、设计网络游戏等,加大宣传力度,把炎帝神农故里打造成一个中正的文化品牌,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问: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包括随州在内的8城市组成的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将其打造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您认为炎帝神农故里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答:炎帝神农故里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是具有内涵的先导性。炎帝神农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它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不仅仅在湖北,也不仅仅在祖国大陆,它面向的是海内外所有的华人,其导向性是其它文化品牌不具备的。这种品牌和导向性所带来的是一种价值的认同、一种民族精神的凝聚。二是具有地域上的联动性。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个品牌在联动性上是非常典型的,它至少可以联系省内的三个地方:襄樊的谷城(神农尝五谷的地方)、神农架(神农搭脚手架采药的地方),巴东的神农溪(起源于神农架),加上随州,可以四位一体做文章,这个品牌可以联动起整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此外,随州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如随岳高速建成后,就可以加强与湖南炎陵的交流。
    关于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问:据说很多城市争办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下文简称“寻根节”),为什么承办资格交给随州?
    答:寻根节交给随州承办有十分充分的理由。因为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这一结论是权威认定、专家认可、大众认同的。“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这首诗说得很好。炎帝神农就是起源于烈山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是研究炎帝文化的最权威的组织,出版的《炎黄汇典》明确定位:湖北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河南新郑是黄帝轩辕故里,湖南炎陵是炎帝陵所在地,陕西黄陵是黄帝陵所在地。所以说,炎帝神农故里在随州是权威认定。关于专家认可,在全国召开的多次学术讨论会上,相当一部分专家认可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专家的认可都是基于大量的文献记载、民间传说以及考古资料等因素综合得出的结论。至于大众认同,举一个例子,1987年12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远涉重洋,万里寻根到厉山,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购出的炎帝神农画像送回炎帝神农出生地。
    问:寻根节与以前办的神农节有什么不同?怎样办好寻根节?
    答:寻根节与以往举办的神农节相比,有三点不同。一是规格更高。此次寻根节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随州市承办,两省(湖北、湖南)五地(随州、谷城、神农架、耒阳、株洲)共同参与。二是范围更广。民众参与的范围广,学术界、商界、政界、普通百姓,海内外华人响应非常广泛。三是影响大。这是可以预期的。目前尚处在筹备阶段,已体现出不小的影响力。从舆论上看,中央省市等很多媒体发布了相关信息,我也接到了很多外地朋友的有关询问,网上也有很多消息;从影响面上看,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此活动联系相关的学者,寻根节已在学术圈搅动了一池春水;从建设上看,炎帝神农故里建设热火朝天、紧锣密鼓,我从中感受到了很热烈的气氛。现在,很多工作还在逐步推进,如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楹联的征集等等,相信随着节庆的越来越近,影响也会一浪高过一浪。
    办好寻根节,要高规格、高起点,尽量少花钱多办事。随州举办寻根节可谓是“千年等一回”,应该精心打造,做成品牌。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办节经验,总结其教训,少走弯路。要办出鲜明的特色,像这次两省五地合办的创意就很独特,寻根节与炎帝神农故里的竣工仪式合二为一,也是一个特色。有特色,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报记者 陈创新 张 琴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好炎帝神农故里大文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