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G20峰会寻求应对金融危机

  胡锦涛会见俄总统梅德韦杰夫
  努力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新华社4月2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1日在伦敦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双方就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达成重要共识。
    胡锦涛表示,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背景下,加强中俄关系尤其显得紧迫和重要,建议双方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搞好今年两国高层交往,确保每次会晤都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二,切实落实业已达成的协议,尽早签署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深化科技、军技等领域合作,加强有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协调。第三,精心办好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和中国“俄语年”,尤其要办好一些大型重点活动,推动两国人文合作。第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支持和战略协作。
    梅德韦杰夫完全同意胡锦涛主席关于两国关系的评价,为推进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方愿同中方一道努力,搞好俄中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
  
  胡锦涛会见英国首相布朗
  就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达成共识
    新华社4月2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1日在伦敦会见英国首相布朗。双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发展中英关系达成广泛共识。
    胡锦涛指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切实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提振民众和企业信心;二是要采取符合各自国情的经济刺激举措,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实现保发展、保就业、保民生;三是要努力抑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减少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害;四是要按照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推动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改革,避免类似危机重演。中方赞赏和支持英方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积极措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包括英国在内的与会各方一道,努力使这次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布朗表示,希望本次峰会能够增强国际社会的信心,推动解决世界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作用。相信在英中两国和与会各国共同努力下,峰会将在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刺激世界经济增长、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帮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胡锦涛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
  赞赏法国对西藏问题的态度
    新华社4月2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1日在伦敦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就中法双边关系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强调,前一段时间,中法关系出现了严重困难,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最近,法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并对中法关系得以恢复感到高兴。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背景下,双方应该坚持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排除干扰,携手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两国应该加强高层交往及各领域合作,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沟通和协调。
    萨科齐表示,无论法中关系如何变化,我坚持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西藏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高兴法中两国恢复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启战略对话。希望今后双方关系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领域稳定和谐地发展。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法方愿同中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
  
  G20领导人闭门磋商寻共识
  有望同意筹措2500亿美元贸易融资
    新华社4月2日电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金融峰会,重点商讨如何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并推进国际金融改革以避免金融危机重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此次峰会。
    这是自去年11月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再度聚首。此次伦敦金融峰会在伦敦展览中心召开。会议分两个阶段举行,与会领导人将着重就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以及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此外,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预计在为期一天的会上还将共同承诺反对保护主义,并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危机。
    主办国英国首相·布朗在会前表示,当天的峰会有望就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改革方案达成一致。布朗强调,当前的危机具有全球性,因而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预计峰会将在结束后发表联合公报。来自英国的消息称,参加峰会的领导人在大部分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金融监管及如何刺激全球经济和贸易等方面仍有细节需要最后敲定。
    据了解,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上午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表长数千言的重要讲话。中国将在本次峰会上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是各方关注焦点之一。
    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2日说,正在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即将就一项贸易融资计划达成一致,预计资金规模在2500亿美元左右。
    达林说,这对陷入萎缩的全球贸易来说是极大的帮助,而要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就必须推动贸易增长,这一成果显示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携手应对危机的决心。
    二十国集团成员包括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欧盟。
  ]
  中国“G20外交”背后的诚意和决心
    正在伦敦参加G20金融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利用峰会召开前的不长时间内,密集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英国首相布朗、法国总统萨科奇等领导人,表达了中国愿意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与各国一道携手应对金融危机,使峰会取得积极成果的诚意与决心,并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
    在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给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G20”外交舞台上倡导国际合作,共克时艰的积极身影,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胡锦涛在启程赴伦敦前即表示,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中方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出席会议的有关各方一道,努力使这次峰会取得积极务实的成果。
    而在被寄予厚望的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会晤上,两国更是发出将“共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积极信号,并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和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等方面达成原则性共识,为G20峰会开启乐观前奏。“中美首脑会晤向G20之外的全世界发出重要、明确的声音:各国应加强沟通和协调,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锋教授说。
    就在峰会召开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超主权货币”的设想,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引起国际上各界的热烈讨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张小济认为,中国此举已是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思考危机爆发的深层次根源,并探求如何避免类似灾难的再次发生,体现中国作为正在成长的经济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解决国际经济难题的负责态度。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问题的讨论,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但不能忘记的是,中国依然处在发展阶段,目前最迫切的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张小济对记者说:“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这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负责任的表现。”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中国有望保持8%的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高达50%。
  新华社记者李云路 谭晶晶
  
  “北京时间”与中国立场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2000多名记者,伦敦展览中心一个大展厅成了他们集中工作的新闻中心。在新闻中心一侧,悬挂着峰会所有与会国家和欧盟的旗帜,但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从左至右依次显示着 “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此外再没有其他城市的时间显示。东道主对 “北京时间”的突出展示,似乎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在此次金融峰会上的分量。
    峰会还未正式开始,就不断有外国记者来到中国记者办公区域,询问中国是否安排高官为记者吹风。日本NHK电视台还派来懂中文的记者,现场采访中国媒体同仁对峰会的预测和期待。
  
  峰会利好 股市大涨
    亚太主要股市周四全线大涨,多个国家股指创下近期以来新高。
    G20领导人2日正式举行会议,讨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措施,市场认为,这利好了股市气氛。
    中国内地沪深两市周四再度创下近七个月新高。截止收盘,沪指报2425.29点,最高至2450点,涨0.72%。港股恒生指数收市报14521.97点,升1002.43点,升7.41%,乃四个月来最大升幅。台北股市周四以5428点开盘,收盘上涨159点,成交量为新台币1481.69亿元。
    日本股市日经指数大涨4.4%至三个月最高收位,汽车股领涨。韩国股市创出五个半月最高收盘点位,科技股领涨。 (据新华社4月2日电)
    4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G20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图为胡锦涛在同与会各方领导人合影时与英国首相布朗交谈。 (新华社发)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G20峰会寻求应对金融危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