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拓展致富路
——余店镇宋家岭村见闻
作者:走基层
“养鱼、种木耳两不误,今年收入能超过去年。”4月9日,广水市余店镇宋家岭村青年党员刘友兵,在承包的鱼塘打捞鲫鱼,自信地笑言。他在10多亩水面中投放鱼苗2万多尾,他家3500筒木耳棒,目前幼耳已露头。 宋家岭村属于先觉庙水库东岸库区,有282户1250人。该村是市委宣传部和随州日报社对口帮扶的驻点村。 穷则思变,库区淹没了宋家岭的良田,也催生了一批外出创业的能人。 刘建元在北京做不锈钢件,去年接到大单子,毛收入100多万元。经营越来越好,亲帮亲邻帮邻,带出去的人也越来越多。该村已有40多户在北京、上海开不锈钢件门市部,生产销售和安装门窗护栏等,还有8户在武汉专门销售不锈钢钢材。 赚了钱的宋家岭人,在广州、武汉、随州等各地城市购买了房产,程道权家有多处房产。 程道权因为田少,1993年就外出打工,经过几年积累,他和兄弟程道红在广东中山和佛山,分别征地创办了灯饰制造厂,厂里有工人500名,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4月11日,记者电话连线程道权,他说:“灯饰厂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裁员了一些员工,但生产和销售还不错,主要市场在欧洲和美洲。家乡变化很大,原来回乡路不通,现在车子可以开到家门口,政府和村里劳苦功高,我们也乐意捐助村里修路。” 据村支部书记刘莲华介绍,像程道权这样外出办企业、打工创收奔富路的人,全村有800多人,其中做生产经营的300多人,打工的400多人,村里修路搞建设,一些外出者就积极捐资。 外出农户的田,经过自然流转,集中到种田大户,宋家岭村种田的农户只剩150户。 刘友明、易秀兰夫妇种了6亩多田。“种稻谷和油菜两季,每年毛收入两三万元。大学毕业的儿子刘家军、儿媳樊立都在杭州富阳工作,去年成家买房,我们赞助了几万元。”刘友明一边喂猪一边自豪地说。 据村主任程道新介绍,宋家岭村现在只有300多人留守,大都是老人小孩。去年打工返乡的人今年全都出去了,没有滞留的;村里养鱼户和打鱼户有20多家,他们农忙时专心种田,农闲时养鱼户喂鱼卖鱼、打鱼户捞鱼摸虾,多渠道增收。 2007至2008年宋家岭村修通村公路5.5公里,其中计划外2.5公里,缺口资金40多万元。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雷文洁说:修水库时库区人民做出了奉献,如今应该享受更优惠的发展政策。去年她帮该村争取到资金49万元。 宋家岭村今年计划兴修通组公路5公里,硬化去年修建的9口塘堰,再修4口塘堰,保证农田灌溉;修建杨树湾小型泵站,解决边远4个组的农田灌溉和村民饮水问题。本报记者 刘永国 聂忠诚 许享红 记者走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