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又是一片天
——双龙、华威、全力公司借力发展的启示
作者:董斌见习记者白萌
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将企业做大做强? 双龙、华威、全力公司的成功实践表明:攀高结贵,借力发展,走出去又是一片天。 双龙公司是我市专用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制约,企业很难做大做强。2006年9月,经过走出去“物色”,双龙攀上了“三江航天集团”这棵大树,组建了航天双龙公司。 “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航天双龙公司总经理尹俊峰说,“当时三江航天有很好的特种车、客车等生产销售基础,唯独没有改装车,与双龙的合作恰好填补了这项空白;而当时双龙公司为更好地发展,也需要一个实力雄厚的公司提供管理、技术,尤其是资金的支持。”双方联姻后,航天双龙公司充分发挥三江集团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和技术水平。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63亿元,比上年增长87.91%;2008年销售收入6.6亿元,缴纳税金800万元。今年将确保销售收入7亿元,缴纳税金1000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的研发能力、装备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3月,湖北华威公司与中国重汽集团强强联合,组建了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汽公司。 华威公司专汽产销量赶超同行业前10名,但公司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不很高。中国重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重卡生产厂家,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双方联手,中国重汽注资6000万元、华威公司注入资金4000万元建新厂区。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汽公司总经理陈钢战说:“双方强强联合必将提升重汽华威的综合实力,提高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地位,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公司新购置240亩的新厂区正在紧张的筹建中,新改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日产60台自卸改装车生产流水线即将完工,重汽华威公司将实现年产专用车2万辆的目标。 湖北全力公司从资不抵债的铸造小企业,发展到今天年销售收入4.45亿元的 “全国汽车铸件行业前五强”。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为应对金融危机,将全力产业做大做强,全力公司董事长聂孝全大胆决策,快速行动,让湖北全力与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承载桥生产企业广东富华公司合作,共同投资3.3亿元,在曾都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30万吨汽车铸件基地,目前一期建设主体工程已完工,正进行试生产。聂孝全说:“这将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铸件生产基地。该项目投产后,年可创产值18亿元,利税2.48亿元。” 双龙、华威、全力纷纷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这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与国内大企业或大集团强强联合,攀高结贵,借力发展,实现漂亮转身,走上了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董斌 见习记者 白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