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是一种文化寄托
——二谈首届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
炎黄文化研究、开发,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盛不衰的文化热点。寻根,则是炎黄文化研究开发的集中体现。 寻根,有个人与家族的,也有民族与大众的;亦或二者兼而有之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是民族的、大众的寻根,是一种文化寻根,是当今之世华人文化情思的一种寄托。 长江,黄河;炎帝神农,黄帝轩辕。中华民族是奔腾不息的大河,她的文明史自炎黄肇始,她的未来传承着炎黄的血脉、精神与人文。 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是对人文始祖炎帝神农的历史景仰。悠悠华夏文明史,炎帝神农居源头。遥望数千年前,在天地洪荒的莽原上,有一位伟岸的汉子,手持烧山的火把和翻地的耒耜,坚毅、勇敢、沉着、睿智,他一脚踏过物质匮乏的渔猎时代,一脚踏进农耕的早晨。这就是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这就是原始农耕文明的发端。 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们寻根,是要寻找那个伟岸汉子的传人、姓氏,作一些源流的追寻吗?不仅如此,人们更多的是要近距离地、形象地“认识”与感悟那浩荡的源头史,增长胸中的骄傲与豪迈。 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是对炎帝神农文化乃至整个炎黄文化的传承。 炎帝神农氏的出现,宣告了一个时代——一个茹毛饮血时代的结束,迎来了一个有粮食、有畜牧的时代。这是华夏文明大河的发源地、制高点。华夏文明大河的浩荡之流从这里开始,奔腾向前,一路经历夏商周、秦两汉、南北朝、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直至近当代,一路上汇集与融合子民们不同时代的新发明、新创造,形成了浩浩荡荡、汪洋恣肆的中华文明大河。 中华文明与古埃及、古巴比仑、古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四大文明今如何?专家学者们认为,四大文明中,中华文明古老而完整,系统而成链条,源远流长,树大根深。当今的炎黄子孙们骄傲与自豪之余是深深的思考,感恩人文始祖,不忘炎帝神农文化精神,从源到流,从古至今,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性格与文化,融进了子民的性格与品质,也融进了民族的血液与传承。 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是对历史的景仰、对文脉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向往。 始祖们站在高高的源头,在人类文明史上较早地告别了蒙昧,开启文明先河,给后世垒起了万世景仰的高山,也给今天的我们树起了开拓向前的激励榜。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澎湃、文化多元化五彩缤纷。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冲击着各国的金融和经济,也冲击和拷问着各种文化的韧性和力度。炎帝神农文化与黄帝轩辕文化汇流成的中华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开拓、创新。有着这种性格和品质的中华民族,曾经无数风雨,曾经重重磨难。风雨和磨难考验了我们,锻炼了我们,也提高了我们。继往开来,科学发展的未来,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寻根节,是我们奔向未来途中的一个文化驿站。 石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