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消除疟疾危害营造和谐生活
  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志保
    疟疾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症状是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人对疟疾普遍易感。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终年流行。疟疾通常呈地区性流行。
    要控制和预防疟疾,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针对疟疾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一是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并进行登记治疗,管理和追踪观察。对现症者要尽快控制,并予根治;对带虫者进行休止期治疗或抗复发治疗。通常在春季或流行高峰前一个月进行。凡两年内有疟疾病史、血中查到疟原虫或脾大者均应进行治疗,在发病率较高的疫区,可考虑对15岁以上儿童或全体居民进行治疗。二是切断传播途径 ,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作业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最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三是保护易感者特别是流行季节,在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消除疟疾危害营造和谐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