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煤球·贩香菇·总代理
1999年暑假,我和一批不在册的民办教师,卷起行李,告别了朝夕相处的校园。 那段日子,我痛苦、彷徨,不敢独自一人在街上行走。背后的议论、嘲讽,令我无法抬头。往日老远就打招呼的熟食店老板,看见我,竟然是一副漠不相识的样子。 我不愿受人歧视,儿子出生两个月后,我决定开始创业。 那个冬天似乎特别冷。漫漫田野,被大雪覆盖。我们当地不少农户都种有秋栽袋料香菇,气温低时,需要用煤球加温,我和丈夫抓住这个商机,做起了煤球生意。 那天早上六点钟,我们顾不上吃早饭就出门了。用卡车贩运了七八千个煤球,翻越十几里山路,渡过一条小河,来到一个偏僻的湾子。谁知,订货的客户临时减了数量,只要几百个煤球。第一次做生意,没经验,也没签合同。我和丈夫只好让司机开着卡车,在附近几个湾子里转,边走边卖。“我要三十个”,“我要五十个”……为了早一点卖完,我们弯着腰,迎着刺骨寒风,耐着性子,一个一个地为这些小客户们拾捡煤球。不知不觉,天已晌午,饥肠辘辘,腰也疼得直不起来,可还有三四千个煤球没有卖完。天开始下起小雪,来时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煤球已经碎了不少,如果再被雪浸湿,损失会更大。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我们还是坚持着卖下去。天渐渐黑了,村民家中燃起了炉火,村庄被一层烟雾笼罩着。雪越下越大,寒风凌厉如刀,想想襁褓中的儿子,愧疚和酸楚潮涌心头。 “最后一点,便宜卖。”丈夫有气无力地吆喝着。我也无力地坐在车厢里,整个衣服都湿透了,有汗水、雪水,还有奶水,冰冷刺骨,前襟像结了层痂,又硬又疼。 卖完煤球,夜已深。当我和丈夫雪人似的回到租住的小屋,一张一张数着赚来的近百元钱时,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冬天过去,香菇慢慢长大,裂开了花纹,不再需要煤球加温,我们又开始贩卖香菇。乡镇上骑着摩托车贩卖香菇的人成群结队,一家有菇众人抢,生意很难做。渐渐地,我摸索出一个经验:要到偏远的地方生意才好做一些。于是,每天天没亮,丈夫便骑着摩托载我出发,顺着黄尘漫天的路,到四五十里外的河南桐柏界口、陈湾等乡镇去收购香菇。 记得一年的早春二月,我们来到陈湾镇时天刚放亮,冷得瑟瑟发抖的我们顾不得喘息,一人买了两个馒头,便顺着羊肠小道进入山里的村庄。那里人烟稀少,山高林密,半晌午了,山道间还弥漫着氤氲的雾气,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在这样难以辨认、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我们往往行驶三四里才能找到一个村庄。坡陡路滑,只好推着车进村。好不容易进村一趟,只能买到几斤香菇,农户们已经自己把香菇拿出山卖了。出村时更难,走着走着就没路了,前面不是沟壑就是陡坡。遇到这种情况,我只好在前面拽着前车轮,丈夫在后面使劲推。走出村子,身心疲惫的我已经饿得挪不动腿了,丈夫给我鼓气:“看,炊烟!前面肯定有人家,我去给你找点吃的吧。”又翻过几座山坡,果然找到一户人家。让我们惊喜的是,居然在那家买到一百多斤香菇。女主人热情地挽留我们吃中饭,看看日头已快偏西,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接过她给的几个蒸红薯一路走一路吃。阳光暖暖地从树枝的罅缝间倾泻在我们身上,我和丈夫谦让着,都想多省些给对方吃,那一刻,我体会到什么是同甘共苦,什么是相濡以沫。 后来,我们来到城里做起了电子防盗监控的生意。凭着诚信和实干,两三年后,我们成为福建兴达电动伸缩门湖北总代理,招聘了三名员工帮忙安装、维修。 如今,当我静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回首来时路,连我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来路上有那么多的汗水和泪水,而我,就那样迎着风雨,踏着泥泞,一路走了过来…… 那年那月,让我真切地咀嚼到了生活的滋味,更让我明白,遇到困难,只要有自信和勇气,只要有坚韧的意志,就一定会展现出更加亮丽的风采! 栏目主持人:陈创新 E-mail:chenchuangxin@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