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召开新闻发布会
汶川地震一周年 灾后重建看数字
作者:州
新华社5月7日电 7日上午9时,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5·12”汶川大地震周年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开始前,与会全体官员和记者向地震中遇难者默哀一分钟。随后,省政府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于伟等通报了灾后重建进展等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建成农房100.8万户 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347.6万户农房受损,其中126.3万户需重建,221.3万户需维修加固;城镇住房有31.4万套需重建,141.8万套需维修加固。目前四川灾区农房重建已建成100.8万户,受多种原因制约,城镇住房重建相对滞后。 救治地震伤病员445万人次 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累计救治伤病员445万人次,累计住院143367人,其中伤员91177人,送到省外救治的伤病员10015人。目前,大部分伤病员已治愈出院,还有1109人仍在康复中。四川已为伤残人员提供轮椅等辅助器具1万余件,为435人安装了假肢。 80%地区完成遇难或失踪人员公布工作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181个县(市、区)中的98个县(市、区)有遇难或失踪人员,目前80%以上的县(市、区)已经完成人员名单公布工作。记者从7日上午四川省举行的“5·12”抗震救灾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地震抢险救援阶段,经四川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统计,全省共有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 接收各界捐赠157.5亿元 四川累计接收社会各界捐赠资金157.5亿元,其中已安排使用102.2亿元。其中,四川省本级累计接收社会各界捐赠资金91.3亿元,其中省财政接收40.8亿元,含定向捐赠8.97亿元;省慈善总会接收35.5亿元,含定向捐赠33.8亿元;省红十字会接收8.7亿元,含定向捐赠6.9亿元;省教育基金会、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省海外联谊会等“公募基金会”以及宗教组织等,共接收6.3亿元。另外,四川各灾区市(州)、县(市、区)累计接收捐赠资金66.2亿元,其中定向捐赠34.1亿元。 129.6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 汶川特大地震共造成四川152万城乡劳动者失业、失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多措施救助失业群众。目前,四川全省已帮助129.6万名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19.3万人,组织劳务输出25.6万人;为3000余户受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11亿元,为1600余户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1000余户企业、10.7万职工进行失业预登记并发放失保金。 99.7%失地农民异地安置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灾区部分农民失去宅基地12307亩,涉及4.5万多农户,15.9万人;损毁灭失耕地17.6万亩,其中有约1.2万户、4.1万人的5.6万亩耕地全部灭失。 截至5月4日,四川全省共调剂宅基地1.2万亩、调整耕地2.3万亩,已实现市(州)内安置的占应安置户数的99.7%;按照农民自愿申请、政府帮扶、统筹安排的原则实施跨市(州)异地帮扶安置,青川县首批80户因灾失地农民已搬迁到邛崃市南宝山农场,青川县第二批68户以及汶川县145户群众,将于今年5月12日前搬迁到邛崃市南宝山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