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汶川还是那个汶川 汶川不再是那个汶川

  带着牵挂,来自广东的朋友5月9日再赴曾经战斗过的灾区,一路的变化让他们感慨不已。
    寿江大桥那儿,是一个三岔路口。从成都方向过来,右转过大桥,通往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
    丽江?锦里?水磨三江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
    去年11月份记者在水磨镇采访时,看到的依然是破旧的倒塌房屋。
    “难道是到了丽江古城?”“难道是到了锦里?”我们吃惊。尽管禅寿街的改造尚未完成,但眼前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已现雏形。地面铺着整齐的青石板,雕梁画栋的川西风格民居,排列在曲折的道路两旁。中心广场上正搭建一个的戏台。
    站在戏台上,可以俯瞰寿溪河。河边的建筑,修建于一个船形的堤坝上,称之为“诺亚方舟”。舟上载有幼儿园、福利院和医院,全是川西民居风格建筑。
    尽管离水磨不远,三江乡的建筑则是藏家风格。这个乡有一个名叫潘达尔的旅游景区,气候湿润,很多外地人选择在此避暑。河坝村是在乡政府驻地的一个村,震后,30个重建户,集中修建了用于发展藏家乐的“藏家风情园”,让这个乡一下子多了几处景点。
    板房、小镇,震后映秀正从废墟中站起
    从寿江大桥到映秀的路,最终走了6个小时。正常的话,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
    车辆多是好现象,可以看出灾后重建的推进力度。从阿坝州走出的货车,并不都是空的,有些车上装了羊,有些装了莴笋。现在正是莴笋丰收的季节,去年因震后道路受损,汶川、茂县的莴笋几乎全烂在了地里。
    下午来到了映秀。这个板房小镇,到处是行人。广告牌林立,火锅店、商店、旅馆、网吧,一个小镇在常态时有的,现在全有了。物资充足,生活秩序正常,可以看出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好起来了。
    老杨是枫香树村一组人,位于岷江河畔。“我们现在养了35头猪了。”老杨说,震后家里只剩下2头猪,去年8月,深圳特警帮他清理废墟后,扩大了规模。前两天刚刚卖了10头,赚了1万多块。
    老杨有个11岁的儿子,叫做杨晟曦,在映秀板房小学读四年级。最近他刚学了葫芦丝,尽管音调拿捏不准,但还是为我们吹了一曲最擅长的《祝你生日快乐》。春节前,他和同学应邀到深圳进行了感恩演出。
    我们离开时,走的是映秀至都江堰的高速。晚上8点02分,驶入高速路口,到都江堰玉堂收费站时为8点17分。这段高速路12日对公众开放后,再想体验塞车的滋味,都是一件难事了。四川日报记者 张守帅
  青川县板桥乡浮寨村成排的民居正拔地而起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汶川还是那个汶川 汶川不再是那个汶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地震灾区传真】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