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点 亮 心 灯
——记中国单亲特困母亲养殖示范村“村长”刘家翠
作者:宋俊超
  在中国地图上你寻不到这样一个特别的村,村名:中国单亲特困母亲养殖示范村;面积:150亩;村民:21人;性别:女;产业:养猪。
    但这个“村”确实存在,它坐落在广水市城郊乡水寨村。近日,记者来到“村”里,“村长”刘家翠说,十几个“村民”在这里快乐地生活并学习养猪技术,现正筹措资金扩建养殖基地,将吸收来自曾都区、广水市等地的单亲母亲入村。
    今年50岁的“村长”刘家翠,18年前在广水市畜牧部门干过检疫、当过兽医。下岗后,她开办了一家饲料兽药经营店,经过两年的打拚,她的经营店发展成下设4个连锁店、100多个分销点,集信息、技术、培训、宣传等于一体的“广水市兴牧有限公司”。
    “农村单亲姐妹,有的没有技能,要带孩子,又要照料公婆;有的在失去丈夫后,心灵受打击,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早年在贫寒家庭成长的刘家翠感受到单亲母亲生活的艰难,从她开店那一刻起,她发誓:要帮助她们点亮心灯,自强、自立。
    “开门店,赚钱不是目的,我是想以这份产业为基点,更多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姐妹。”刘家翠坦然地说。
    2000年寒冬的一个深夜,一阵电话铃声把刘家翠从睡梦中惊醒,只听电话那头边哭泣边急切地说:“刘大姐,我喂的3头种猪都在抽筋,那可是我借钱买的呀,猪没了,叫我这一家人怎么活啊?”打来电话的是蔡河镇小河村农民郭晓芳。刘家翠立即赶到她家,打针、喂药,待3头猪体温正常后,刘家翠分文没收。
    城郊乡梨坡湾村邱胜芳在丈夫去世后,家里穷得叮当响。刘家翠给她买了头仔猪,并送去了饲料,可没想到,十几天后猪却死了,邱胜芳自责地哭了几场。刘家翠想,办个养殖场,把那些没技术的姐妹们接到场里去学养猪,学会了让她们发展自个的产业。
    2006年,刘家翠多方筹资,办起了 “中国单亲特困母亲养殖示范村”。四水村单亲特困母亲李著凤,整天愁眉不展,她到示范村不仅心情舒畅了,还学到了养殖技术,每月还有近千元收入。现在,示范村常年驻着13名村民,还有20多个单亲特困母亲在这里接受培训。刘家翠还与100多个贫困家庭、30多个单亲特困母亲结成帮扶对子,10余年来,无偿捐赠饲料、兽药等100多吨,母猪30多头,仔猪100多头,办畜牧技术培训班60多期。本报记者 宋俊超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点 亮 心 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