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个社区居住环境最优美?哪个社区文体活动最丰富?哪个社区邻里相处最和谐?哪个社区矛盾化解最及时?哪个社区硬件建设最齐全?哪个社区便民措施最到位……
“ 天 翼 3G杯 ”首 届 随 城 十 大“ 魅 力 社 区 ”开 评
社区是我家,评选也要靠大家! 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得票多,谁的满意度高!(从6月3日下午开始打开电脑点击sz.hb.vnet.cn“随州热线”即可看到你所在社区得票数)
【阅读提示】 居住环境优美、文体活动丰富、邻里相处和谐、调解工作出色……在随城大大小小的社区中,不乏因拥有鲜明特色而独具魅力的社区。这些魅力不仅令辖区居民自豪,也让其他社区居民羡慕不已。你所居住的社区有魅力吗?社区的魅力又在哪里? 从今天起,曾都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州市曾都区民政局、随州日报·鄂北都市将正式启动随城十大“魅力社区”电话投票评选活动,欢迎居民、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推荐或自荐特色社区,秀一秀社区的魅力,既让居民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也希望通过此次评选活动而评出“典范”,为其他社区树立学习的榜样。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只有社区建设好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才会感到舒适。下面,就请广大居民和关心社区建设的社会各界,拿起座机电话,为你心目中的魅力社区投上一票吧! 小东关社区 投票编号: 18 携手共建,两个文明建设喜丰收 小东关社区位于曾都区东大门,辖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居民14400人,是集交通、铁路、学校、金融、小商品批发、集贸市场、餐饮娱乐、汽车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商业繁华中心。 小东关社区以社区自治为原则,通过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筹措和申请上级专项资金近70万元,投资40万元对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硬化,投资30万元彻底解决社区办公、服务大厅。社区一直以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居民满意的事,办居民想办的事,以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居民生活着手,切实关注民生。 多年来,社区以服务为理念,以促进社区建设为目的,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成绩显著。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被东城党工委、办事处评为“红旗单位”称号。 小东关社区党委书记:冯静 主任:彭虎 两水沟社区 投票编号: 19 商贸发展,国道走廊一道亮丽风景线 两水沟社区居委会位于随州城北8公里处,行政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小组,总户数692户,社区常住人口2700人。北郊卫生院、北郊职中,信用社、邮政储蓄所、电信营业厅等进驻事业单位28家。 近年来,勤劳聪明的两水沟人沐浴改革的春风,秉天时,借地利,紧抓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发展商贸业、加工业、运输业。两水沟的豆腐产业起步早,规模大,在随州远近闻名;两水沟老街的10余家茶馆是周边20余村农民的休闲娱乐中心;1997年以来,居委会建商品房70余套,门面房30余间,加速了商贸业的发展,现各类企业及商贸户达126家,其中两水沟集贸市场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日平均贸易额百万元以上。 近年来,两水沟社区接通了自来水,成立了环卫所,路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道路全部硬化,2008年以来,共投入400万元对集镇进行全面包装,两水沟集镇已成为随州国道走廊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两水沟社区主任:王国正 涢水社区 投票编号: 20 科学发展,建设居民新农村 涢水社区位于随州市城南新区,白云湖畔,群山环绕,是随州市新的政治中心、观光盛地。乐都旋风、碧桂园、凤凰酒店、政府大楼、市委大楼等别具一格的标志性建筑为涢水社区增添了新的光彩,让随州人都有一个感觉:涢水现在美丽了。涢水社区2007年7月成立,是随城社区最年轻的社区,社区共11个居民小组,土地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6296人。2002年至今,为支持市政府的重大项目建设,社区居民顾全大局,配合政府拆迁6个居民小组,住房1000多户。2008年至今,社区一班人带领广大居民,精心组织,总投资2.3亿元,在山清水秀的碧桂园旁边建起了一座座当代新农村居民小洋楼。目前,涢水社区居委会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一河两岸的发展思路,全力发展旅游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相信涢水社区的居民新农村、田园风光、农家乐、休闲山庄都将成为市民观光和休闲的好地方。 涢水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洪军 楚风社区 投票编号: 21 电子监控,开辟随城社区先河 楚风社区成立于2003年5月,是原湖北专用汽车制造厂改制后组建的单位型社区。地处烈山大道北端东侧,清河路中面南侧的繁华闹市区,社区所辖面积31万平方米,辖区有学校、幼儿园、医院、商铺、摊位等社会服务性综合设施,有居民住宅楼40余栋,常住居民1700余户,8000余人。社区绿化面积达30%以上,居民休闲花园3处、室外健身器材30余套,是随州市第一家电子监控社区。 社区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文明社区、平安港湾、幸福家园”的社区建设理念,积极开展创“十心”社区,建和谐家园活动,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强化社区管理,优化社区环境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多次被市、区两级授予“文明社区”、“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楚风社区主任:李小平 柳树淌社区 投票编号: 22 发挥职能,发展公益事业居民生活富足 南郊柳树淌社区位于解放路西端,北与举世闻名的擂鼓墩相连,南与碧波万顷的白云湖相依,解放西路、炎帝大道、青年西路二横一纵贯穿全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近60家,居住总人口1.2万人。社区先后引进湖北楚神、随州力神等年产值过亿元的民营企业3家,2008年社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利税3000万元,社区集体纯收入40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社区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大力开展公益事业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成花园式住宅小区,实现全部通湾通巷水泥路硬化,全部接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网络信号,社区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的居民每年发放840元的生活补贴金,已为近500居民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现在社区环境优美、整洁靓丽,居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柳树淌社区主任:张正洲 通津桥社区 投票编号: 23 走街串户,体察民情解疑难 通津桥社区地处市中心,总面积137500米,6个居民小组,总人数6285人。 2004年,社区自筹资金,自找场地,建起了集办公、娱乐和服务为一体的450平方米的办公楼。大大改善了办公和学习环境。 创建“平安社区”。布局监管网络、重点区域重点对待,社区干部、党员分片包干,定岗定责与政法部门密切配合,几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上访、无黄、赌、毒现象发生,单位和居民的满意率为98%。 行走大街小巷,融入百姓之中。社区干部针对居民工作的琐碎、复杂,每周在办公室累计工作时不超过2天,其余时间都穿梭在大街小巷、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处理各事物,特别是孤寡老人、特困户等弱势群体要解决的问题,上门办公,上门解决,赢得了领导和全体居民的好评。 通津桥社区主任:王扬芳 瓜园社区 投票编号: 24 商贸强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攀升 瓜园社区位于随州市涢氵厥两湖交汇处,现有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2188户,总人口12000人。其中省、市、区等各级驻地单位人口8000余人。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社区以“两会”决策“两票”表决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和谐社区活动,促地了社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8亿元,年创利税1500万元以上。集体固定资产1.5亿元,人均年纯收入5333元。被评为“文明单位”、“农村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等。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五”普法最佳单位,“四无”、文明卫生社区和人民调解模范居委会及湖北省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随着“商贸一条街”第二期工程的交付使用,瓜园“商贸活村、商贸富村、商贸强村”的战略方针正在逐步实现,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瓜园社区党委书记:张自能 飞来土社区 投票编号: 25 发展经济,提升社区影响力 飞来土社区地处随州市中心,位居风景秀丽的曾都广场西端,辖区面积一平方公里,辖区单位21个,32个生活小区,总户数3265户,总人数8293人,党员230多人。社区连续三年被省劳动厅评为 “充分就业社区”,被省司法厅评为“调解先进单位”,被随州市评为“示范社区”和“文明社区”。 社区党组织围绕管理抓党建,因地制宜在社区广泛建立了“逢事说事”,分类理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为主要内容的说事制度,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围绕以房管人。根据辖区流动人口流动频繁,居住时间短的特点,积极探索实践了城市社区“三图二册一表”以房管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路子,为构建和谐人口计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加强社区党建,必须培育经济亮点,不断壮大社区经济,努力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近年来,社区依托西城华新印刷厂为龙头,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先后和仙桃、宜城、燕京啤酒联营,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 飞来土社区主任:胡自英 汉东楼社区 投票编号: 26 团结拼搏,社区建设上台阶 汉东楼社区位于烈山大道南端,社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95户,6000余人。辖区内有神农大道、烈山大道、沿河大道、汉东路、草店子街,三条大道、一条路、一条街贯穿社区。辖区内现有市、区两级行政、企事业单位21个,有5个居民小组,有楼栋62栋,是一个集医疗卫生、电力维护、市政管理、学校、住宿、餐饮、娱乐、住宅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 近年来,汉东楼社区立足街情,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狠抓社区街道党建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被曾都区、西城办事处评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先进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街道司法、计划生育、民政、双拥、城市管理等各项工作先后受到市、区、办事处的表彰;社区被曾都区、西城办事处授予“文明社区”称号。并成功实施了综治员队伍规范化管理和治安资源整合工作。 汉东楼社区主任:张红英 玉波门社区 投票编号: 27 传播文明,建设特色社区 西城玉波门社区地处解放路西段、小南门街连接社区南北,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划分为6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市广播电视局、网络中心、博大集团、区林业局等18个市、区企事业单位。日机家电、镀锌铁丝厂等6家破产企业。馨园小区、富安小区、时代三区等12个开发小区,有玉波南巷、宗确巷、聚玉街、半边街等6个居民区。 近年来,社区以“三个文明”建设为抓手,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本着“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要求,以群众的期盼为工作动力,以群众的要求为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社区评议会,协调会,推进了制度为群众建,活动为群众办,平台为群众搭,实事为群众办,利益为群众谋。解决了863人再就业问题,帮助解决了317户特殊群众的低保救济,消除了拉丝厂、家具厂、日机家电公司等6家破产企业无人管理问题,实现了社区服务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 玉波门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刘振建 铁树社区 投票编号: 28 立足“四抓”,铁树喜开“魅力花” 铁树社区位于青年路172号,辖区总面积220000平方米,户籍人口11000人。为把社区建设成为文明示范社区,社区党委根据本社区自身的特点和状况,制订出社区建设指导思想,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经济为中心,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文明程度为目标,确立社区教育抓公德,社区服务抓完善,社区文化抓繁荣,社区治安抓管理,社区环境抓优化,社区管理抓规范。” 近几年来,社区在开展各项便民服务、文体活动,协助市委、市政府解决原铁树集团破产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保障低收入家庭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市、区、办事处领导的肯定和居民的认可。社区各项工作正朝着进取、务实、高效目标迈进。 铁树社区党委书记:左明根 马家榨社区 投票编号: 29 综合治理,齐抓共管走在前 马家榨社区位于曾侯乙古墓以北,氵厥水二桥头以西0.5公里处,擂鼓墩大道贯通全境,属城乡结合部,下辖10个小区,居民1500余户,5000多人,版图面积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随州市一中、欧阳修中学、公汽第二、三分公司、市邮件处理中心、楚天药业有限公司、齐鸣铸造有限公司等大小单位及企业20多家,还有大型购物超市两家,集贸市场1个,餐饮数10家,是一个集工企业、农业、商贸、餐饮、教育等于一体的新型社区。 近几年来,致力于环境卫生、文体活动、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建设和治理。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社区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硬化了1、3、4、5、10组的湾子中间的路面,安装了路灯,修建了排水沟、垃圾池及两座垃圾中转站。 社区与市政建设配合,在擂鼓墩大道两边腾出了土地,进行了平整、硬化,供居民们晨练、跳舞、跑步、休闲娱乐,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居民安逸的生活环境,得益于社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抓得好,他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安联防,综合治理”体系,真正做到了“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小区”。社区年年被南郊办事处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多年来,社区里没有出现一例被偷、被盗、打架斗殴、行凶杀人、坑蒙拐骗等违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事件,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社区招商引资,搞活经济,建立和谐社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马家榨社区主任:苏功义 亚通社区 投票编号: 30 积极探索,转型路上迈大步 亚通社区是在原湖北亚通机械总公司依法宣告破产以后于2003年8月成立的“单位型”社区。位于曾都区北郊辖区,东邻烈山大道,南邻清河路,北邻明珠路,版图面积约23万平方米,现有社区居民2100多户,6000余人。其中,60%以上为原湖北亚通机械总公司退休和下岗失业人员。 社区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亚通社区及其全体居民共同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对破产企业职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顺利过渡,并对此特殊类型的社区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较好地完成了企业破产后,企业职工转为社区居民的接续和管理工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社区设立和组建了老年活动室、门球场、篮球场、乒乓室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建设,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基础。 亚通社区主任:杨道南 烈山社区 投票编号: 31 服务于民,打造洁净美好家园 烈山社区地处随州市黄金地段,东临舜井道,西接烈山大道,南起解放路,北止青年路。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6116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48个。 烈山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理念,以不断满足社会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为宗旨,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全面推动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了三类物业管理机制,划分了7个物业管理小区,让居民群众真正成为小区的主人,让小区切实成为居民群众温馨的一个“大家”,努力打造洁净美好家园,构建文明和谐社区。近年来,先后荣获湖北省“充分就业社区”、曾都区“平安社区”、“卫生社区”等荣誉称号。 烈山社区党委书记:阮宏志 居委会主任:杨春梅 八里岔社区 投票编号: 32 迎难而上,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 八里岔社区位于曾都区北端,北从五人像起,南至明珠路广场,全长1.5公里。(316国道,汉孟路,铁路三条路从社区中间穿过),是一个地缘形、单位形双重管理的典型城乡结合部。 社区共有6871人,34个企、事业、经营和行政单位。2003年5月成立至今,始终是无资金、无资产、无资源、无办公地点的四无社区。在这种情况下,社区一班人仍然坚持圆满的完成各级领导所交给的一切任务。在建设上,硬化了1.5公里长、5米宽的泥巴路,三城同创和文明城市建设,赢得了市、区北郊多次表彰和奖励。迎神农寻根节,对大街小巷按照上级六大的标准要求,社区干部付出了千辛万苦的努力,赢得了市、区领导的称赞;在综合治理上,被曾都区综治委员会评为“文明单位”;在信访为稳工作上始终是为稳社区;在社会劳动保障工作中,八里岔低生活的贫困户享受低保,下岗人员再就业达到80%以上。 八里岔社区主任:金培新 孔家坡社区 投票编号: 33 立足爱民,探索创建文明社区新路子 孔家坡社区成立于2003年4月,地处清河路与316国道交汇处,北至明珠路,南至立交桥,东与蒋家岗接壤,西与黄龙社区相邻。316国道、汉丹铁路像两条缤纷的彩虹横穿而过。社区下辖6个居民小组,9个居民小区,71家行政企事业单位,302家个体户。现有居民2521户,7031人。社区以为居民服务为主,主要经济以私营企业、运输业、商业为主。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亿元,利税453万元,人均纯收入5650元。 2005年10月建立社区党委,现下设6个党支部,党员169人。社区建有一站服务大厅、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成年人教育学校、育龄妇女培训中心、党员电教活动室。近年来,社区在北郊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为目标,以完善社区服务为宗旨,积极探索了一条创建文明社区的新路子。 孔家坡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余启洪 碾子巷社区 投票编号: 34 克难奋进,力创文明和谐社区 碾子巷社区位于随州市曾都区北郊距城区4km处,316国道东侧,辖区人口6000余人,居民2600余户,由五个破产改制企业于2003年4月组成。 经过五年的努力,社区干部已竭尽全力,做了大量工作,社区平台已经搭起,基本步入正常轨道,不久的未来,一个充满生面、活力的和谐社区将会出现在碾子巷社区。 碾子巷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杨欢庆 一、活动评选总体原则 公开、公正、公平、公信 责任、创新、特色、关怀 二、活动评选因素 1、由随州市曾都区、区社区办、区民政局并提供34个候选社区名单,随州日报·鄂北都市负责将把34个社区的特色与魅力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报纸上。在展示社区事迹时将进行编号,并请社会各界电话(电信座机)投票,按得票多少及十大“魅力社区”评选组委会综合考评而产生“十大”。 2、评选权重比例:公众投票占70%;以曾都区社区办、民政局为主组成的十大“魅力社区”评选组委会成员评分占30%。 三、推选首届随州城区十大“魅力社区”基本标准 1、以德为邻,百姓和睦相处; 2、环境优美,缔造绿色家园; 3、文明祥和,人文气息浓厚; 4、人性友善,关爱弱势群体; 5、治安良好,生活安定有序; 6、民主自治,权益保障充分; 7、服务完善,对象满意度高; 8、资源共享,便民设施完备; 9、内涵丰富,突出特色亮点; 10、创建有力,全民积极参与。 四、推选活动开展时间 2009年5月31日至2009年6月22日为社会各界投票阶段。投票截止时间:2009年6月22日20:00时。投票结束后,由随州市公证处进行公证,按得票多少排序,将结果报送随州市曾都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随城十大“魅力社区”评审组委会,随后,十大“魅力社区”评审组委会特邀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参观展示的社区,根据评选权重比例即30%打分。根据电话投票排序和打分结果,综合考评产生首届随城十大“魅力社区”。 2009年5月28日 曾都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曾 都 区 民 政 局随 州 日 报 · 鄂 北 都 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