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随州市2008年度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质量状况
    1、空气环境质量
    2008年我市空气环境质量年平均污染指数为71,保持良好状态,全年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为341天,达标率为93.4%。
    与2007年相比,全年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增加了5天,达标率增加了1.4个百分点。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有所上升。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6毫克/立方米,基本保持在2007年 (0.025毫克/立方米)的水平上。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20毫克/立方米,基本保持在2007年 (0.019毫克/立方米)的水平上。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91毫克/立方米,比2007年的0.088毫克/立方米略有上升。
    降尘:市区空气环境中降尘年平均浓度为7.46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的7.76吨/平方公里·月有所下降。
    降水:市区环境空气中降水的PH均值为6.44,全年无酸雨。
    2、地表水环境质量
    (1)河流
    府河流域随州段水质状况仍保持在上年的水平上:
    涢水洪山镇断面水质为Ⅱ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涢水王福窑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氵厥水厉山镇断面水质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氵厥水自来水上游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府河白桃桥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府河平林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淮河除山大桥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2)水库
    2007年,主要对先觉庙水库、封江水库、徐家河水库进行了监测:
    先觉庙水库:水质为Ⅱ类,符合Ⅱ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封江水库:水质为Ⅱ类,符合Ⅱ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徐家河水库:库心为Ⅲ类水质,出口为Ⅳ类质。均不符合Ⅱ类功能区控制目标。主要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3)饮用水源
    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先觉庙水库和涢水王福窑断面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3、声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噪声:城市市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1.7分贝,保持在2007年的水平上。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城市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0分贝,比2007年下降1.5分贝。
  二、污染物排放状况
    1、废水状况
    2007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6101万吨,与上年上升4.6%。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307万吨,占总量的70.6%,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794万吨,占总量的29.4%(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量为1590吨)。总体上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所占比重比上年略有上升。
    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废水排放的主要行业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业等。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6441吨,比上年下降0.5%。其中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217吨,占80.4%,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3324吨,占19.6%。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为1786吨,比上年下降18.5%。其中生活污水中排放1504吨,占84.2%,工业废水中排放282吨,占15.8%。
    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1004万吨,排放达标率为56%。统计运行的废水处理设施60台(套),处理能力4.74万吨/日,年运行费用1280.2万元,处理设施运行效果正常。
    2008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先觉庙水库、王福窑断面等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使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保持平稳。
    2、废气状况
    2007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40.09亿标立方米,比上年上升9%。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23.27亿标立方米,占58%,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16.82亿标立方米,占42%。
    从行业上看,工业废气排放主要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烟草制品业等。
    废气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9490吨,比上年下降15.1%。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8621吨,占90.8%,生活二氧化硫排放869吨,占9.2%。
    烟尘的排放量为6095吨,比上年下降12.4%。其中工业烟尘排放5338吨,占87.6%,生活烟尘排放757吨,占12.4%。
    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8709吨,比上年下降27.9%。
    全市统计运行的工业废气处理设施95台(套),处理能力46.24万标立方米/时,年运行费用881.8万元。
    2007年重点控制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源,加强烟尘治理工作,继续推广使用管道煤气等清洁能源,同时加强城市道路改造,控制市区扬尘污染。
    3、工业固体废物
    2008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7.1万吨,以炉渣和冶炼废渣为主。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16.91万吨,综合利用率98%。处置量0.17万吨。
    4、其它固体废物
    全市统计范围内的医疗废物产生量53.25吨,医疗废物全部进行了分散处置。
    目前我市正在建设集中式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三、环境管理
    1、污染治理
    全市环境统计范围内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1个,其中废水治理项目5个,废气治理项目5个。竣工11个。
    全市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1945.5万元,竣工项目新增废水处理能力1.08万吨/日,废气处理能力300标立方米/时。
    2、环境法制
    2008年,我市开展了清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累计进行现场监督检查1953余人·次,排查企业366家,立案10件,下达行政处罚2起,挂牌督办7家违法企业。
    2008年度,以加强四个专项治理为主的专项行动、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案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为重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先后关闭小造纸3家、小化工1家。
    3、建设项目
    2008年,认真贯彻落实 《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当年审批的建设项目55个,项目总投资25.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亿元。
    2008年,全市完成环保验收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1.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0.2亿元。
    4、环境监察
    2008年,全市各级环境监察队伍加大了现场检查和执法力度,在督促企业治污的同时,不断加大排污申报的管理力度,全市共办理排污申报登记的企业数689个,发放污染物排污许可证12个。
    2008年各级环境监察队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做到依法、全面、足额征收了排污费。
    5、总量减排完成情况
    2008年度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总量排放比上年有较大降低,减排情况完成较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0.949万吨,比上年下降15.1%,化学需氧量1.644万吨,比上年下降0.56%。
  四、环境宣传和教育
    “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在《随州日报》发布了《全市环境状况公报》,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发表《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生态宜居随州》署名文章;与随州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全市环保摄影展,在市区和城区各学校巡回展出;组织市环委会成员单位开展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随州市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环保宣传活动”。3月7日,与市妇联联合组织举行了女子自行车环城环保游比赛;4月24日,联合市文明办、市妇联开展节能环保进社区启动仪式;与市科协联合组织送环保科技下乡。
    通过中国随州网《在线访谈》和随州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在随州日报开辟专版宣传修改后颁布施行的《水污染防治法》。
    认真组织开展2008年随州环保世纪行活动,组织记者深入到各地进行集中采访,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系列报道。
    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绿色创建。湖北教育集团、曾都区实验小学2所学校被授予全省第五批省级绿色学校,曾都区第四中学、曾都区铁树学校、广水市八一学校3所学校被授予全市第二批市级绿色学校。
  五、环境质量监测
    2008年,环境监测部门对空气、地面水、饮用水水源、噪声和生物等环境要素进行了监测,全年获取监测数据56118个,其中空气环境监测数据52464个、地表水监测数据1490个,其它数据2164个。全年获取污染源监测数据6530个,其中废气1003个、废水2314个、噪声1200个,其它1013个。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随州市2008年度环境状况公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