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学生一生奠基
——曾都四中树立科学办学理念点滴
日前,曾都四中收到一份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喜报,曾都四中毕业生鲁晶津同学荣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优秀学生奖学金银奖。喜报中特别强调,鲁晶津同学所取得的成绩,自有曾都四中领导和老师们“一份诲人不倦的辛劳蕴涵其中”,对曾都四中多年来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输送许多优秀毕业生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联络,携手合作,共育英才,蔚为国用”。 曾都四中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继续为母校争光添彩。考入北京大学的万珍珠、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谢健、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的肖雪琼等同学,今年都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称号。在四中百米文化长廊里,师生们每年都可以看到许多这类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喜报。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所普通高中,曾都四中何以能够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焕发出如此绚丽的光彩? 曾都四中科学的办学理念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也深刻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学校党总支一班人始终认为,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学生“博击生活的羽翼”。学校的教育思想不断改革,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日益现代化,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 “兵上三千出韩信”。曾都四中3800多名学生,180多名教职员工,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各种才艺特长者高手云集。所以任何一项张扬个性和特长的活动,都会聚集有独特爱好的师生的参与,并吸引众多师生的目光,诱发群众性关注的激情。学校充分利用这种教育和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以活动为载体,营造充满青春气息和活力的育人氛围。 班级间的辩论会,年级组织的诗歌朗诵会,学校开展的文化艺术节活动,语文教研组举行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团委组织的绘画展、书法展,音乐组举行的才艺汇报活动,学生会组织的小记者团、文明监督岗活动,以及工会、团委、政教、教务、教研等处室每年按计划组织的运动会、国旗下的讲话、学科竞赛、文艺汇演、合唱团、舞蹈队、绘画组、运动员专项训练队等等,都是曾都四中传统文化活动和素质教育载体。这几年,校园文化不仅继承了传统中的精华,而且又有所发扬光大。以《曾都四中报》和《梦之翼》为主要载体的文学社团活动十分活跃,教研处创办了《四中教研》,学校“爱心基金会”通过接受社会捐赠和本校师生“献爱资金”解决了不少贫困生学习与生活的燃眉之急,学校每年在省、市、区组织的“三优”(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大比武活动中成绩斐然…… “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这是曾都四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办学理念,也是曾都四中对曾都区百万人民的承诺。 通讯员 岳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