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鞠躬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鞠躬不少,有新婚夫妻对拜的、有为老人祝寿的、有烧香拜佛的、有祭拜先祖的,这些鞠躬多是一种短暂仪式、形式,或是一种礼节。我以为,真正意义上的鞠躬,要数农人面向土地的鞠躬,是那样的长久、那样的热烈、那样的虔诚。
    小麦刚抽穗,农民们就忙着为土地准备“贡品”——水稻秧苗。他们将发芽的金黄色的谷子,一步一躬地撒在蓄有晶莹透明水的秧田里。待到谷子落在泥上,便将水放出田,迎接太阳的光照,叫做晒秧田底。别小瞧了晒秧田底,学问大着呢!秧田底晒得太干,秧扯不动不说,还容易扯断;而晒稀了,扯起一蔸秧便带起一砣泥,土地也是不喜欢的。最好晒得不干不稀,秧田底有裂纹,人站上去略见脚印,这样不仅秧好,而且扯时不带泥土,才是大地的最爱。
    小满刚过,麦子由青变黄,农民们抓紧收割,开始下肥,犁田放水。大田里昨天还是麦浪翻滚,今儿个却是水波荡漾,等待着送“贡品”的隆重仪式到来。
    趁着夜幕,农人们搬着秧马,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秧田扯秧。小心翼翼扯起秧苗,上下左右清洗着秧蔸上的泥土,然后用稻草扎成一把。第二天黎明,将秧装进竹篮或木秧架里,挑到水平如镜的稻田边上。搅浑了沉淀一夜的秧水,农人们再次以鞠躬的姿势亲近大地——开始插秧。插秧的农人,腰弯成90多度,左手不停将秧分成一蔸蔸,再传给右手。右手接过秧,四指夹着,靠大拇指的支力,将秧笔挺地插进泥土中。
    插秧,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劳作。脚被泥土中的刺或玻璃碎片扎伤的事时有发生,腿也可能遭受水蛇、蚂蝗的侵袭,还有一直弯曲的腰部……如此劳累,一天下来,走路都变得困难了。晚上躺在床上,会觉得能够伸直腰躺着,真是舒坦啊。
    一年年下来,农人们这样的鞠躬有多少次,那是数不清的。这种鞠躬不受烈日当空、大雨如注,狂风呼啸的影响,只要农事所需,响应土地的召唤,即便风再大,他们也是逆风而退,顺风将秧插进泥土中,直到退到田埂的边角处,退无可退,方可直起身子。看看眼前,献给土地的绿色“贡品”,一蔸蔸、一排排、一行行,铺天盖地。满眼的绿色,均匀地分布在土地中,土地也温情地呵护着它们。泥浆慢慢地沉淀下来,轻轻地覆盖在秧蔸上。秧苗在土地的怀抱里生根、拔节、扬花、结穗,长出金灿灿沉甸甸的谷穗。这是土地对农人们的回赠,奖励他们鞠躬的虔诚。
    只有经历过这样的鞠躬,才能体验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石守京)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鞠躬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